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高丘望远海》
《登高丘望远海》全文
明 / 萧与成   形式: 古风

蓬莱之山东海水,滔滔东奔吾不知其几千万里。

长江大河一线来,安问洞庭与彭蠡。

嘘噏百川天轮浮,鼍为城廓蜃为楼。

东溟老龙几千岁,垂髯化作珊瑚钩。

惊涛拍天无畔岸,雷奔鬼逝神灵眩。

䨹昱绝电妖雾呈,珠宫贝阙谁能辨。

安期羡门安在哉,感今思昔但悲哀。

瑶池已骋八骏去,铁箠空驱万石来。

吁嗟往事皆已矣,安得海波不扬尘不起。

岛彝才贡越裳来,免劳神武行边鄙。

(0)
鉴赏

此诗《登高丘望远海》由明代诗人萧与成所作,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海洋景象,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开篇以“蓬莱之山东海水”起笔,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无垠的海洋世界,海水滔滔东流,仿佛连接着遥远的天际。接着,“长江大河一线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长江与大河的汇流,象征着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诗人巧妙地运用“安问洞庭与彭蠡”一句,不仅展现了地理的辽阔,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无穷奥秘。

“嘘噏百川天轮浮,鼍为城廓蜃为楼”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海面上的奇观,仿佛天轮浮于百川之上,鼍龙成为城池的构建者,而蜃则化为楼阁,展现出一种超乎想象的奇幻景象。

“东溟老龙几千岁,垂髯化作珊瑚钩”则将目光聚焦于海洋深处的老龙,其垂下的长须化为珊瑚的形状,既神秘又美丽,赋予了海洋生命以独特的魅力。

接下来,“惊涛拍天无畔岸,雷奔鬼逝神灵眩”描绘了海浪的汹涌澎湃,雷声轰鸣,仿佛连鬼神都为之震撼,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与恐怖。

“䨹昱绝电妖雾呈,珠宫贝阙谁能辨”则通过闪电、妖雾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海洋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珠宫贝阙的比喻,更是将海底的美景描绘得如梦似幻。

“安期羡门安在哉,感今思昔但悲哀”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仙人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引人深思。

最后,“瑶池已骋八骏去,铁箠空驱万石来”以瑶池和八骏的典故,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荣耀,而“铁箠空驱万石来”则暗示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海洋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华丽,意境深远,是明代文人描绘自然景观的佳作之一。

作者介绍

萧与成
朝代:明   字:宗乐   号:铁峰   籍贯:广东潮阳县(今属潮阳区)   生辰:1494年-1579年

萧与成(1494年-1579年),字宗乐,号铁峰。广东潮阳县(今属潮阳区)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进士,授以翰林院检讨,参与预修《明武宗实录》,后升为修撰承务郎。两年后以“丁外艰”告老返乡。乡居期间,时值倭寇扰乱中国沿海地区的高峰期,曾组织抗击倭寇。
猜你喜欢

延祥寺手植竹有甘露·其二

穰穰天酒被修篁,的皪枝间日射光。

岂为炎荒多热恼,故教灌顶作清凉。

(0)

恨春五首·其一

樱桃初荐杏梅酸,槐嫩风高麦秀寒。

惆怅东君太情薄,挽留时暂也应难。

(0)

暮春

姚黄魏紫恼人看,罗袜成尘俛仰间。

蜀魄声乾花有血,湘灵泪尽竹无斑。

年光冉冉趋双鬓,暮雨霏霏失四山。

老里情怀天地窄,莫教一日酒杯闲。

(0)

辛亥二月望祭斋宫因游甘园·其三

海棠阴下小徘徊,屐齿深深一径苔。

忽听铜钲花外近,园丁说是主人来。

(0)

句·其三

疏竹生孙初上坂,矮松种子欲凌霄。

(0)

陈仲仁止止堂

以我有限景,逐彼无涯知。

失足践畏途,投身试危机。

舟车日奔覆,定无丘与夷。

万古践此辙,嗟我与谁归。

仲仁古静者,怀璧照褐衣。

名途尝一戏,回首羞前非。

心如得坎水,不受狂风吹。

功名忧不免,当复定所之。

请观本无作,今复止者谁。

筑堂市门侧,著书园不窥。

蓬藋深一丈,图书周四围。

时有好事人,载酒问所疑。

攫金奋敏手,倚市誇妍姿。

回光时自照,何者非吾师。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