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綦大将军·其一》
《赠綦大将军·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将军早学万人敌,从父行军十六七。

上马如飞海东青,大羽劲弓轰霹雳。

直欲生擒彼不庭,天山之北北复北。

总兵王子设危阱,陷阵先锋沦异域。

时或偶违心转壮,身可暂縻膝不屈。

夜驱汗血还汉朝,万里沙场如咫尺。

臣父以死报国家,澡雪父冤见天日。

(0)
翻译
将军自幼习得万人敌之术,跟随父亲出征,那时他十六七岁。
骑马如海东青般迅疾,手持强弓,箭如雷霆轰鸣。
一心想要活捉敌人,他们的领土在他眼中不过北天山再往北。
王子统帅下,布下险恶陷阱,前锋陷入敌阵,流落在异国他乡。
有时违背心意反而更显英勇,即使身陷囹圄,膝盖也不折腰。
夜晚驱驰着汗血宝马回归汉朝,万里战场仿佛就在眼前。
臣的父亲以死报效国家,洗雪父亲的冤屈,终于重见天日。
注释
将军:指代英勇的将领。
万人敌:能独自抵挡万人的勇猛战士。
从父:跟随父亲。
十六七:指少年时期。
海东青:古代骏马名,比喻骑术高超。
大羽劲弓:大型强弓。
彼不庭:指敌人。
天山之北:极北之地。
王子:可能指某个有权势的军事领袖。
危阱:险恶的陷阱。
膝不屈:表示绝不屈服。
汗血:形容宝马。
汉朝:这里指诗人所效忠的朝廷。
父冤:父亲的冤屈。
天日:公开、真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的英勇形象和对国家的忠诚。"将军早学万人敌"表明将军自幼就开始学习武艺,成为能抵御千军万马的人物。"从父行军十六七"则说明他年轻时便随父亲征战沙场,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诗中的"上马如飞海东青,大羽劲弓轰霹雳"用来形容将军出征时的英武气势和力量,他骑乘在马背上的样子宛如飞驰的青云,而他手持的大弓威力强大,射出的箭矢如同天空中的惊雷。

接下来的"直欲生擒彼不庭,天山之北北复北"表达了将军征战时的决心和方向,他渴望活捉敌人,不让他们有逃脱的机会,而他的征途则是向着遥远的北方,越过天山。

"总兵王子设危阱,陷阵先锋沦异域"则描绘了将军作战时的智谋和勇敢,他如同一位王者之子,巧妙地设置陷阱,并在战斗中冲锋陷阵,不畏艰险。

诗人通过"时或偶违心转壮,身可暂縻膝不屈"表达了对将军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身体上的顽强,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他也能够迅速恢复元气,不会屈服于逆境。

最后两句"夜驱汗血还汉朝,万里沙场如咫尺"则是在描述将军在长久的征战中所付出的辛勤和汗水,他们像是跨越了无尽的沙漠,将遥远的地方也变得近在咫尺。

而"臣父以死报国家,澡雪父冤见天日"则表达了诗人对将军及其父亲忠诚于国家至死的赞颂,他们用生命来洗刷家族的不白之冤,在天地之间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豫章留别陈粹之佥宪

石亭留滞两旬间,南浦西来面一湾。

又趁蒲帆投五岭,敢将藜杖薄西山。

寒风往往疑正雨,短发垂垂愧病颜。

谢得章江门外路,使君曾为几偷閒。

(0)

赏瑞香和杜醉老

春杯吾欲挽西江,况有天香傍玉缸。

醉眼换将醒眼看,题诗还得笔如杠。

(0)

题画二首·其二

绿树森森野照明,荷风荡漾布帆轻。

幽轩坐睡非难觉,只欠黄鹂三两声。

(0)

读史二首·其一

戎车铁骑出秦关,风雨崤函骨似山。

纵使老臣能料晋,不知三帅可生还。

(0)

过钱塘

舟过钱塘东复东,半江斜日一帆风。

胡床兀坐看山久,却怪篙人为掩篷。

(0)

又和孙延用韵

盾日炎炎遇傅霖,斯民忧乐最关心。

逢人试问田间水,昨夜添来几许深。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