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钱塘东复东,半江斜日一帆风。
胡床兀坐看山久,却怪篙人为掩篷。
舟过钱塘东复东,半江斜日一帆风。
胡床兀坐看山久,却怪篙人为掩篷。
这首明代诗人祁顺的《过钱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钱塘江上的景象与诗人独特的内心感受。
首句“舟过钱塘东复东”,开篇即点明了行船的方向和路线,钱塘江自东向西流,诗人乘舟在江上向东又向西地穿梭,既展现了江面的广阔,也暗示了行程的悠长。
“半江斜日一帆风”一句,将画面定格在夕阳斜照的江面上,一叶孤帆在风中航行,光影交错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斜阳映照下的江面,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美丽画卷。
“胡床兀坐看山久,却怪篙人为掩篷”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活动。胡床,古代的一种坐具,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独自坐在船上,长时间凝视着远方的山峦,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突然,他注意到船夫正在为遮挡阳光而关闭船篷,这一动作打断了他的思绪,引发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瞬间变化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沉思,以及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感捕捉,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深刻体悟。
长城围万里,跂望何迢迢。
盘曲危鸟道,旷远顺鸿毛。
仰天向阊阖,风雨起崇朝。
烟霞合琉瓈,翡翠集兰苕。
添筹南极星,酌酒北斗杓。
秦娥奏新曲,麻姑引玉箫。
终古帝王家,簇拥列鸾轺。
愿从赤松子,长揖去市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