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知桑梓处,师祖李延平。
往正三山学,看驰四海声。
新吟严更典,老貌古兼清。
上水过衢信,闽溪却顺行。
问知桑梓处,师祖李延平。
往正三山学,看驰四海声。
新吟严更典,老貌古兼清。
上水过衢信,闽溪却顺行。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标题为《送福州谢学正无疑归南剑州》。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惜别之情和对其未来学业的美好祝愿。
“问知桑梓处,师祖李延平。” 这两句开头询问友人家乡的桑树(桑梓)情况,以及向一位名叫李延平的前辈致敬。这里通过提及具体的人物和事物,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故土的关心与记忆。
“往正三山学,看驰四海声。”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学业成就的期望。“三山”可能指的是某些特定的山峰,也可能是泛指高山,象征着学问的深邃和崇高。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在学业上取得卓越成就,使其声名远播。
“新吟严更典,老貌古兼清。”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对朋友学业追求的美好愿景。“新吟”指的是新的诗歌或学问,“严更典”则是指更加严谨和经典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老貌古兼清”,诗人赞扬朋友既保持着古人的高尚品格,又有着清新的学术观点。
“上水过衢信,闽溪却顺行。” 这两句则是对朋友归途的描述和祝福。“上水”、“过衢信”表明朋友将踏上归程,而“闽溪却顺行”则预示着朋友在归途中能够顺利前进,无阻无碍。
整首诗通过对故土的怀念、对学业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归途的安全祷告,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朋友未来的殷切期望。
延月复延月,延月上青天。
月本无私照,流光入我轩。
八咏楼中好孙子,当时月照双溪水。
不知千载落谁家,只今飞入华堂里。
东家延月照绮罗,雪儿起舞雪娘歌。
西家延月照珠翠,红烛花偏锦袍醉。
何如清夜扫前除,留月照我琴与书。
道澜上人好文采,舌如波澜性如海。
犀牛扇子破多时,留得千年公案在。
别峰禅老日边来,金襕照日天花开。
皎如一片秋水镜,置在七宝青莲台。
室中弟子多闻道,见性无如道澜早。
结社曾邀陶令过,论诗每爱支郎好。
飘然飞锡向何方,第一禅林古道场。
且对黄花谈般若,更留数日过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