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歌》
《挽歌》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乐府曲辞

阴风起枯杨,寒日照衰草。

丹旐辞中堂,輀车即周道。

亲戚及邻里,送者皆素缟。

一归长夜台,万古不得晓。

忆昔盛容仪,被服怀美佼。

今采朽腐馀,复为蝼蚁扰。

富贵与荣华,灭迹空中鸟。

彭殇久已沦,不知谁寿夭。

(0)
鉴赏

这首《挽歌》是明代僧人释宗泐所作,通过对丧葬场景的描绘,以及对逝者生前与死后境遇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开篇“阴风起枯杨,寒日照衰草”,以凄凉的自然景象象征逝者的离世,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接着,“丹旐辞中堂,輀车即周道”,描述了丧礼的庄重与肃穆,丹旐(丧旗)告别厅堂,灵柩沿官道前行,这一幕幕场景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亲戚及邻里,送者皆素缟”则展现了亲友邻里共同参与丧礼的场景,素缟(白色丧服)代表着哀悼的心情,体现了社会对于逝者的尊重与怀念。然而,“一归长夜台,万古不得晓”一句,却将人们的哀思引向了无尽的悲痛之中,暗示了死亡的不可逆转和生命的短暂。

接下来,“忆昔盛容仪,被服怀美佼”通过回忆逝者生前的风采,表达了对逝者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衬出死亡的残酷。而“今采朽腐馀,复为蝼蚁扰”则将逝者最终化为尘土,成为蝼蚁的食物,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终结,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最后,“富贵与荣华,灭迹空中鸟”指出无论生前拥有多少财富与荣耀,在死亡面前都化为乌有,如同空中的飞鸟,无法留下痕迹。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彭殇久已沦,不知谁寿夭”则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提出长寿与短命在时间的长河中并无区别,都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邃思考。

整首《挽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和张监观赦

日御临双阙,天街俨百神。

雷兹作解气,岁复建寅春。

喜候开星驿,欢声发市人。

金环能作赋,来入管弦声。

(0)

同王仆射山亭饯岑广武羲得言字

闻道长岑令,奋翼宰旅门。

长安东陌上,送客满朱轩。

琴爵留佳境,山池借好园。

兹游恨不见,别后缀离言。

(0)

赦归在道中作

陈焦心息尽,死意不期生。

何幸光华旦,流人归上京。

愁将网共解,服与代俱明。

复是三阶正,还逢四海平。

谁能定礼乐,为国著功成。

(0)

南中赠高六戬

北极辞明代,南溟宅放臣。

丹诚由义尽,白发带愁新。

鸟坠炎洲气,花飞洛水春。

平生歌舞席,谁忆不归人。

(0)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应制

周召尝分陕,诗书空复传。

何如万乘眷,追赏二南篇。

郡带洪河侧,宫临大道边。

洛城将日近,佳气满山川。

(0)

奉和圣制幸白鹿观应制

洞府寒山曲,天游日旰回。

披云看石镜,拂雪上金台。

竹径龙骖下,松庭鹤辔来。

双童还献药,五色耀仙材。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