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海上入妖氛,满地楼台尽一焚。
刃露雪霜惊壮士,阵翻蛱蝶扫□军。
星河避影宵烽逼,砧杵停声哭巷闻。
野老无能效筹策,空弹长铗对秋云。
何年海上入妖氛,满地楼台尽一焚。
刃露雪霜惊壮士,阵翻蛱蝶扫□军。
星河避影宵烽逼,砧杵停声哭巷闻。
野老无能效筹策,空弹长铗对秋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凄凉景象,充满了悲壮与哀愁的情感。首句“何年海上入妖氛”以疑问的方式引出主题,暗示了战争的起源可能源自远方,带有神秘与未知的色彩。接着,“满地楼台尽一焚”一句,直接点明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毁灭,楼台尽毁,满目疮痍,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刃露雪霜惊壮士”一句,通过“刃露雪霜”这一形象,不仅描绘了战场上的严酷环境,也象征着战士们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勇敢与坚韧。“阵翻蛱蝶扫□军”,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蝴蝶比作军队,形象地表现了战场上的混乱与无序,同时也隐含了战争中无辜生命的牺牲。
“星河避影宵烽逼”一句,通过“星河避影”这一奇特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战争的紧张与激烈,连星辰都仿佛在躲避战火的光芒。“砧杵停声哭巷闻”,则通过“停声”与“哭巷”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给平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人们对战争的恐惧与哀伤。
最后,“野老无能效筹策,空弹长铗对秋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大山如翁立,小山如孙陪。
千峰碧逶迤,万仞青崔嵬。
岩前泻瀑布,澎湃如奔雷。
白练几千尺,走涧仍萦回。
其间有幽人,结茆此山隈。
不是避秦人,爱此山水佳。
草屋八九间,中有古樽罍。
朝夕契至理,岂独泉石怀。
秋风落井桐,春光泄园梅。
课子读周易,呼奴扫莓苔。
径路绝轮軮,蓬门为谁开。
翻思商山翁,翊储今在哉。
更叹柴弃令,枉赋归去来。
异哉此中老,名迹俱与埋。
功名叹我辈,奔走九陌埃。
白发兼龙钟,征车犹未回。
贻此山灵嘲,招彼猿鹤猜。
披图为君赋,临楮空徘徊。
丙戌冬在孟,谒公洪城居。
公称外司徒,公年良倍予。
予时上酬公,不以贱自疏。
乃心重民教,兴言辄踌躇。
紫阳不可作,白鹿有遗墟。
顾瞻感茂草,岁月成精庐。
鸣铎思所托,拳拳徇虚誉。
四方名利尘,欲以一袂袪。
我行匡庐野,引望情纡如。
借问公来不,东南巳悬车。
悬车夫何为,庶以返厥初。
既云返厥初,世情亮奚馀。
大块胡不仁,夺此一老且。
伤哉勿复道,天地有盈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