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荒城数亩低,白云山下北平西。
桓公老马今何在,草树霏微路欲迷。
寥落荒城数亩低,白云山下北平西。
桓公老马今何在,草树霏微路欲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寂而苍茫的画面,通过对孤竹城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壮丽。首句“寥落荒城数亩低”,以寥落二字开篇,便为读者勾勒出一座荒废的古城,仅存几亩土地,显得格外低矮,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寞的氛围。接着,“白云山下北平西”一句,将视角从地面转向天空,白云缭绕的山峦与古城遥相呼应,赋予了画面以高度和深度。
“桓公老马今何在”一句,借用了古代典故,桓公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老马则指其曾用过的老马。这里通过询问老马的去向,暗喻着历史人物与往事的消逝,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一句“草树霏微路欲迷”,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草木茂盛,道路模糊,仿佛连通往昔的道路也变得难以辨认,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和哲学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孤竹城的荒凉与历史的深邃,以及对过往的追忆与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山中幽人爱幽独,远搆茅庐傍崖石。
云边静掩半窗閒,帘外长凝数峰碧。
佳致应知胜辋川,石桥花竹漫相连。
閒心久已狎鱼鸟,落日更听鸣风泉。
别后君还几回首,茂陵仙客深知久。
兴来笔下自纵横,却扫云山系君肘。
予亦常留栖遁怀,见此令人心孔开。
何当拂袖同归去,与汝日醉眠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