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景映苍麓,岚光泛层峦。
清和惬幽步,窈缭穷遐观。
偶与文会俱,未觉心赏阑。
一窗奥明具,万象高下宽。
城郭隐沙际,庙宫见林端。
引涧日流厨,取泉时出山。
摩挲云杉去,惆怅烟竹寒。
嘤鸣感伐木,肥遁思考槃。
邹公有荒台,百世名不刊。
悠悠湘波去,使我空长叹。
霁景映苍麓,岚光泛层峦。
清和惬幽步,窈缭穷遐观。
偶与文会俱,未觉心赏阑。
一窗奥明具,万象高下宽。
城郭隐沙际,庙宫见林端。
引涧日流厨,取泉时出山。
摩挲云杉去,惆怅烟竹寒。
嘤鸣感伐木,肥遁思考槃。
邹公有荒台,百世名不刊。
悠悠湘波去,使我空长叹。
这首宋诗《岳麓寺》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岳麓山的美丽景色。首联"霁景映苍麓,岚光泛层峦",通过"霁景"和"岚光"展现了阳光穿透云雾,洒在青翠的山麓和层层叠叠的峰峦上,画面生动而宁静。接着的"清和惬幽步,窈缭穷遐观",表达了诗人漫步山间,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深远的视野,内心感到愉悦。
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偶与文会俱,未觉心赏阑",体现出友情的惬意和欣赏美景的忘我。接下来的诗句"一窗奥明具,万象高下宽",暗示寺庙内的窗户明亮,能尽览山中万物,空间开阔,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诗中还描绘了远处的城市和庙宇,以及山涧溪流和取水之源,增添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摩挲云杉去,惆怅烟竹寒",诗人抚摸着云杉,心中涌起淡淡的哀愁,看着烟雾缭绕的竹林,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
最后,诗人借邹公的荒台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感叹湘江流水带走了岁月,自己只能徒然叹息。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历史沉思,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文化情怀。
馀才不废诗,佐邑喜闲司。
丹陛终须去,青山未可期。
叶凋温谷晚,云出古宫迟。
若草东封疏,君王到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