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僧》
《酬僧》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

吟处远峰横落照,定中黄叶下青苔。

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

闻说近郊寒尚绿,登临应待一追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sēng
táng / róng

tángquánxiànchángcháodàizhòngchéng宿xiāo

fānshānshēnxuěmǎnbǎidàiyānshāo

注释
吾师:指作者的老师。
续:延续,继承。
惠休:南朝齐梁间诗人,这里比喻老师的才情。
高秋:秋高气爽的季节。
万象:一切景象。
吟处:吟诗的地方。
远峰:远处的山峰。
横落照:横着落日的光辉。
定中:入定、静坐时。
黄叶:秋天的落叶。
双林:可能指佛教中的双树林,也可能是具体某地名,这里象征友谊或修行之地。
金兰:比喻友情深厚,如同金石般坚固,兰花般高洁。
丹楚:地名或泛指美丽之地,这里指代景色秀丽的地方。
组绣:彩色的刺绣,形容景色如画。
闻说:听说。
近郊:城市附近的郊区。
寒尚绿:即使在寒冷中仍有绿色植物。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山水。
追陪:追赶并陪伴,这里指期待与朋友同游。
翻译
我的老师才华横溢,继承了惠休的才情,更逢这爽朗秋季,万物欣然绽放。
吟诗时远方山峰横挂着落日余晖,入定中只见黄叶飘落在青苔上。
双林寺久未见挚友相聚的金兰之谊,而丹楚之地也只能独自欣赏那如织锦般的秋色。
听说近郊的寒冷中还有绿意留存,登高望远之时,我应当等待与你一同前往,相互陪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名为《酬僧》。从内容来看,诗人在秋天写下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老师或朋友(指僧人)继续给予智慧和美好才能的滋润,这个时节正逢深秋,一切景物都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风貌。

"吟处远峰横落照,定中黄叶下青苔。" 这两句描绘诗人在吟咏诗歌时所处的环境,远处的山峰被夕阳斜射,光线穿过树林,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辉与绿色苔藓交相辉映。

"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怀念,"双林"可能指的是两个朋友或是某种象征,如同"金兰"(即菊花和兰花)般难以重逢,而远方的信件如同组织精美的绣品一般,传达着彼此的情谊。

"闻说近郊寒尚绿,登临应待一追陪。"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界秋意犹存的观察,并且有意去探访那些还保持着绿意的地方,以此作为对僧人的回赠和陪伴。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操与高雅的艺术境界。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挽张之洞联

眼底沧桑,俨经数世,射策甲科为一世,清流领袖为一世,封疆节钺为一世,台阁平章为一世,迨薰殿夔扬,而公将老矣,佥曰幸哉,庶有豸,庶有豸;

中朝柱石,殆无两人,经纬文武唯此人,调停新旧唯此人,制驭外夷唯此人,只受顾命唯此人,及鼎湖龙去,而身亦及之,呜呼伤已,复何言,复何言。

(0)

赠贝元征联

解字九千三百;坐席五十余重。

(0)

挽曾国荃联

与哲昆同署仙升,与文侄同年感逝,作督遍八州,遗爱及民,处处有碑皆坠泪;

念四海大任需才,念一身大恩未报,蜕形当十月,怆怀知己,茫茫何地着愁来。

(0)

归来庵联

箧有三山记;胸藏五岳图。

(0)

贺寿并婚联

谢女才高能咏雪;张郎笔妙好描眉。

(0)

上墩水口“象吉寺”门联

地不俗尘侵,幸古刹云深,此去人家环橡里;

天开仙境似,看清溪水绕,由来客路自桃津。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