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常问夜如何,殿角风铃响渐多。
记得一声《河满子》,低低灯下学人歌。
不眠常问夜如何,殿角风铃响渐多。
记得一声《河满子》,低低灯下学人歌。
这首明代诗人童承叙的《宫词四首(其二)》描绘了一位深宫中夜不能寐的人,他通过倾听殿角风铃声来打发长夜。诗中的“不眠常问夜如何”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聊,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接着,“殿角风铃响渐多”以风铃声的增多暗示夜已深沉,环境愈发寂静。
“记得一声《河满子》”回忆起之前听到的一曲《河满子》,这可能是一种宫廷音乐,也可能暗指某种情感或故事。最后,“低低灯下学人歌”则展现出主人公在昏黄灯光下独自模仿歌唱的情景,流露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宫中夜晚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既有寂寞的宫廷生活,又有对艺术的追求,富有情感深度。
黄菊本天物,先随元化生。
酒醴乃人功,后因仪狄成。
酒客强亲菊,菊酒初无情。
种之荒阶侧,何尝妨独醒。
脩竹气萧洒,自合生君庭。
长夏金正伏,火意尤骄盈。
夫子寓官舍,无术逃烦蒸。
轩窗豁四开,灭去壁上灯。
纻衣不可亲,羽扇安能胜。
濯泉泉已温,抚簟簟可憎。
万叶悄无风,但有飞蚊鸣。
六府燥不濡,喉舌烟尘生。
摄衣起徐步,四顾天正晴。
云汉浅欲涸,箕毕徒纵横。
忽思终南巅,秀出秦云青。
上有长松林,蔽日深杳冥。
下有万仞壑,含蓄太古冰。
安得蹑轻屐,杖策缘峥嵘。
挂冠芙蓉阙,结屋高崖棱。
回视万钟禄,飘撇如飞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