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尘集宝鉴,尘昏鉴不昏。
纤泥落清水,泥浑非水浑。
人能辨二物,相与自忘言。
二物不能辨,悠悠何足论。
无为舍其内,逐外取烦冤。
流尘集宝鉴,尘昏鉴不昏。
纤泥落清水,泥浑非水浑。
人能辨二物,相与自忘言。
二物不能辨,悠悠何足论。
无为舍其内,逐外取烦冤。
这首诗深含哲理,意在比喻人心与世事的辨识。宝鉴不昏指人心本净,流尘易污却不影响其本质;清水不浑则形象地描绘了真理不会因泥沙而混浊。诗中的“二物”泛指世间万物,人能辨别它们之间的区别,但往往忽略了自身与他物的关系。最后两句“无为舍其内,逐外取烦冤”,则是告诫人们应无所作为,放弃对外在事物的追求,因为那只会带来烦恼和纠缠。
司马光这首诗通过宝鉴与清水的比喻,劝勉人们寻找心灵的纯净和本真的智慧,不为世俗所扰。其意境深邃,寓意丰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