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爱新泉试好茶,重寻卓锡破烟霞。
千株春树半红绿,一径山云绝正斜。
平水远看吞暮磬,微阳乍出见人家。
主人相款馀清论,石磴风甜闻落花。
又爱新泉试好茶,重寻卓锡破烟霞。
千株春树半红绿,一径山云绝正斜。
平水远看吞暮磬,微阳乍出见人家。
主人相款馀清论,石磴风甜闻落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宝积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首句“又爱新泉试好茶”,既点出了访寺的目的——品茗,也暗示了环境的清新宜人。接着“重寻卓锡破烟霞”一句,以“卓锡”(指僧人行脚时所立之锡杖)和“破烟霞”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神秘,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千株春树半红绿,一径山云绝正斜”两句,通过色彩对比和动态描绘,展现了春天山林的生机勃勃与和谐之美。“千株春树”象征着生命的繁盛,“半红绿”则生动地表现了春色的多样与丰富;“一径山云绝正斜”则以云雾缭绕的小径,勾勒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空间感。
“平水远看吞暮磬,微阳乍出见人家”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远处的水面似乎吞没了晚钟的声音,营造了一种时间流逝、世事如梦的意境;而“微阳乍出见人家”则在日光初升之际,揭示了生活的温暖与希望。
最后,“主人相款馀清论,石磴风甜闻落花”两句,将情感转向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主人的热情款待,以及在石阶上听到的落花之声,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蕴含了对生活真谛的感悟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乃至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星使追还不自由,双童捧上绿琼辀。
九枝灯下朝金殿,三素云中侍玉楼。
凤女颠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
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
识子十年何不遇,只爱欢游两京路。
朝吟左氏娇女篇,夜诵相如美人赋。
长安春物旧相宜,小苑蒲萄花满枝。
柳色偏浓九华殿,莺声醉杀五陵儿。
曳裾此日从何所,中贵由来尽相许。
白裌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台郎与。
新诗乐府唱堪愁,御妓应传鳷鹊楼。
西上虽因长公主,终须一见曲陵侯。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
仙人携我搴玉英,坛上夜半东方明。
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
八鸾五凤纷在御,王母欲上朝元君。
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
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
九州下视杳未旦,一半浮生皆梦中。
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