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天坛夜见海》
《登天坛夜见海》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古风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

仙人携我搴玉英,坛上夜半东方明。

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

八鸾五凤纷在御,王母欲上朝元君。

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

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

九州下视杳未旦,一半浮生皆梦中。

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仙界的奇遇,诗人以超凡脱俗的视角,叙述了自己与仙人的交往和对宇宙、时间的体验。诗中充满了道家思想,表现出一种追求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开篇即设定了仙境的意境,碧峰和天坛都是神秘之地,诗人在这里体验到与常人不同的时空感受。

“仙人携我搴玉英,坛上夜半东方明。”这两句描写了诗人被仙人带领,共同感受到了不凡的境界。玉英可能是指仙草或是某种神秘之物,而东方明则暗示了一种超自然的光明。

“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这里的仙钟和海中的三山都是道家修炼的象征,传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

“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霞梯和赤城是仙界的景观,而霓旌绛节则可能指的是仙人的服饰或道具,这些形象都是仙境美好与神秘的写照。

“八鸾五凤纷在御,王母欲上朝元君。”这两句中,“八鸾五凤”是仙鸟的代称,而“王母”则指的是西王母,这里表达了对仙界最高统治者的尊崇。

“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诗人在群仙的指引下,对尘世的看破与超脱表现出一种淡然和豁达。

“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这里,“竦身别我”表明了诗人的某种决绝,而“丹宫”则是道教修炼之地。空山留下的清风,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感悟,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九州下视杳未旦,一半浮生皆梦中。”诗人从高处俯瞰九州,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虚幻。这里,“一半浮生”强调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看淡。

“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最后两句透露了一种对于历史人物追求长生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夜坐书怀·其二

梦觉谁呼小玉频,分灯魔女笑波旬。

暮年禅悦浑知味,少日文章岂有神。

赤脚玉川容老婢,绿珠金谷漫佳人。

玄冥不是梅花主,开尽南枝付与春。

(0)

颂一百则·其七

江国春风吹不起,鹧鸪啼在深花里。

三级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

(0)

归途次韵·其五

春风乔木浯溪寺,指点溪流问故家。

庭下已无书带草,步头犹有水仙花。

(0)

浣溪沙·其三

青杏园林煮酒香。佳人初试薄罗裳。

柳丝无力燕飞忙。

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

为谁消瘦减容光。

(0)

玉楼春·其五

旗亭西畔朝云住。沈水香烟长满路。

柳阴分到画眉边,花片飞来垂手处。

妆成尽任秋娘妒。袅袅盈盈当绣户。

临风一曲醉朦腾,陌上行人凝恨去。

(0)

生查子.同前夏日即事

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

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

藓井出冰泉,洗瀹烦襟了。

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