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极开天门,庆云丽皇居。
卜郊定九鼎,悬阙观宝书。
德泽浸无疆,风俗返华胥。
冠盖百万家,车马十二衢。
轻肥耀朝日,富庶极中区。
游侠信陵后,节义大梁馀。
顾盼生光辉,吹拂动萎枯。
贵贱且贸迁,高陵忽为墟。
变化若有神,升沉岂尝拘。
咄嗟邹鲁士,何用空踌躇。
紫极开天门,庆云丽皇居。
卜郊定九鼎,悬阙观宝书。
德泽浸无疆,风俗返华胥。
冠盖百万家,车马十二衢。
轻肥耀朝日,富庶极中区。
游侠信陵后,节义大梁馀。
顾盼生光辉,吹拂动萎枯。
贵贱且贸迁,高陵忽为墟。
变化若有神,升沉岂尝拘。
咄嗟邹鲁士,何用空踌躇。
这首诗《煌煌京洛行》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描绘了北宋都城洛阳的繁华景象与深刻的人情世态。
诗的开头“紫极开天门,庆云丽皇居”,以壮丽的景象开篇,象征着帝王的威严与神圣,同时也预示着京城的繁荣与辉煌。“卜郊定九鼎,悬阙观宝书”则进一步描绘了朝廷的庄严与权威,九鼎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统一,宝书则是知识与文化的象征。
接下来,“德泽浸无疆,风俗返华胥”赞美了皇帝的仁德与治国之功,使得百姓生活富足,社会风气淳朴,如同古代的理想社会华胥国一般。接着,“冠盖百万家,车马十二衢”描绘了京城的繁华与人口众多,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轻肥耀朝日,富庶极中区”则展示了京城的经济繁荣,人们生活富足,衣食无忧。而“游侠信陵后,节义大梁馀”则提到了信陵君和大梁的英雄事迹,暗示了京城中仍存有豪侠之气与忠义精神。
“顾盼生光辉,吹拂动萎枯”则表达了京城中人才济济,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影响周围的人。最后,“贵贱且贸迁,高陵忽为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无论地位高低,都有可能经历从高峰到低谷的变化。
“变化若有神,升沉岂尝拘”则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深刻理解,认为这些变化仿佛有神灵在操控,人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命运。最后,“咄嗟邹鲁士,何用空踌躇”则是对那些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士人的劝告,鼓励他们不必过于忧虑,应该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北宋都城洛阳的繁华景象与深刻的人情世态,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百二山河象祖力,六雄仰关不敢敌。
金人十二高峥嵘,天下甲兵从此息。
天子晓御咸阳宫,楼阁高低复道通。
十石之钟万石虡,遥闻天乐在虚空。
宫车隐隐春雷起,渭川晓涨胭脂水。
六宫粉黛谩如云,不救明年祖龙死。
荣华奄忽何可论,千门万户无复存。
遗墟久被民家占,四望空余瓜蔓根。
行人为问瓜田老,地上挥锄休草草。
荆轲昔日猛如狼,曾来此地见秦王。
百夫之勇犹披靡,汝今搪突何敢尔。
棠梨花白春似雪,棠梨叶赤秋如血。
春来秋去棠梨枝,长夜漫漫几时彻。
明月照青镜,香雾绾翠鬟。
草寒虫啧啧,花落莺关关。
青灯耿玄閟,黄土埋红颜。
杨柳楼头红粉歌,舞罢春风敛翠蛾。
莫厌樽前金叵罗,君看冈头窣堵波。
深闺美人春睡起,侧倚银台注秋水。
鬅松两鬓雾半垂,欲下犀梳不能理。
春云暖雨桃胶香,调兰抹麝试新妆。
岂无膏沐污颜色,思此佳人日断肠。
君不见望仙结绮螺千斛,隋家但写双蛾绿。
白发宫人奈老何,转头依旧庭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