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莫炯心走都门三载谒诠部考选得官归琼海过别诗以送之且讯诸社好·其二》
《莫炯心走都门三载谒诠部考选得官归琼海过别诗以送之且讯诸社好·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曾开白社向琼台,好友如林共茗杯。

永岁独悬沧海月,多时空折岭头梅。

閒敲玉磬催晨梵,静数金风动律灰。

渐去流光头渐白,送君心事独徘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好友相聚饮茶的温馨场景,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首联“曾开白社向琼台,好友如林共茗杯”展现了诗人与众多好友在琼台聚会,共享茗茶的美好时光。颔联“永岁独悬沧海月,多时空折岭头梅”则通过“沧海月”和“岭头梅”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岁月的流转,以及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

颈联“閒敲玉磬催晨梵,静数金风动律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玉磬”和“金风”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禅意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变化的淡然态度。尾联“渐去流光头渐白,送君心事独徘徊”则直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独自一人在心中反复思考的情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情、时光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春日杂兴七首·其四

春衣初作舞雩归,手展韦编昼寝稀。

解使芳阴快幽意,飞红零落绕窗扉。

(0)

寄郭潜夫

我昔游泸江,泛舟奔楚宫。

黔江自南来,胥会涪之东。

黔江清且碧,泸江浊而红。

红碧不相入,分流如卧虹。

群潴激湍涛,汹涌成战攻。

须臾尽变浊,混混颜色同。

清固不胜浊,此理天下通。

君视开成间,牛李争长雄。

要之赞皇子,不胜太牢公。

物理自古然,徘徊叹无穷。

(0)

腊岭戏书

上世有鞭能走石,今人无铎可驱山。

一回凭膝一移足,老尽行人未老颜。

(0)

和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其七

百代无几人,九原何可作。

不必温御史,解令君胆落。

(0)

代弼夫和

京山虽百里,何以慰吾人。

乞取蒲葵扇,持归作小春。

(0)

赠如璧长老二首·其二

自为云山作主人,更邀麋鹿作比邻。

一斋一粥今禅伯,无姓无名古逸民。

尽了委缘心似水,未捐习气笔如神。

丐师石上菖蒲节,要度人间八十春。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