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如璧长老二首·其二》
《赠如璧长老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赵鼎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为云山作主人,更邀麋鹿作比邻。

一斋一粥今禅伯,无姓无名古逸民。

尽了委缘心似水,未捐习气笔如神。

丐师石上菖蒲节,要度人间八十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老超然脱俗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境界。诗人以“自为云山作主人”开篇,形象地表达了如璧长老与自然和谐共处,仿佛是云山的主人,自在逍遥。接着,“更邀麋鹿作比邻”一句,进一步展现了长老与自然界的生物和谐相处的情景,隐喻着长老如同麋鹿一般,自由自在,不受尘世束缚。

“一斋一粥今禅伯,无姓无名古逸民”两句,通过对比禅宗领袖与隐士的形象,赞美了长老既深谙禅理,又保持着古人的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禅宗领袖通常以简朴的生活方式示人,而“无姓无名”则强调了长老不求闻达、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

“尽了委缘心似水,未捐习气笔如神”两句,揭示了长老的心境与才华。心似流水,意味着他能够放下一切外在的纷扰,保持内心的宁静;笔如神,则赞扬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即使在淡泊名利的生活中,仍能以文字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最后,“丐师石上菖蒲节,要度人间八十春”两句,以长老在石上采摘菖蒲的场景,象征着他虽已年迈,但仍充满活力,渴望在人间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晚年。菖蒲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长寿的寓意,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长老长寿的祝愿,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生命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如璧长老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禅宗思想以及个人品格的追求与向往,充满了对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生活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赵鼎臣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猜你喜欢

赠天台王处士

深隐天台不记秋,琴台长别一何愁。

茶烟岩外云初起,新月潭心钓未收。

映宇异花丛发好,穿松孤鹤一声幽。

赤城不掩高宗梦,宁久悬冠枕瀑流。

(0)

诗偈·其三十八

一日复一日,百年渐渐毕。

急急除妄想,无念成真佛。

更莫苦攀缘,窥他世上物。

忽然无常至,累劫出不得。

(0)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

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

故人今在位,歧路莫迟回。

(0)

边城吟

西城近日天,俗禀气候偏。

行子独自渴,主人仍卖泉。

烧烽碧云外,牧马青坡巅。

何处鹘突梦,归思寄仰眠。

(0)

杂曲歌辞.古别离

朝日上高台,离人怨秋草。

但见万里天,不见万里道。

君行本迢远,苦乐良难保。

宿昔梦同衾,忧心常倾倒。

含酸欲谁诉,展转伤怀抱。

结发年已迟,征行去何早。

寒暄有时谢,憔悴难再好。

人皆算年寿,死者何曾老。

少壮无见期,水深风浩浩。

(0)

采桑子

蝤蛴领上诃梨子,绣带双垂。

椒户闲时,竞学摴蒲赌荔支。

丛头鞋子红编细,裙窣金丝。

无事嚬眉,春思翻教阿母疑。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