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矜著述,已闭白云函。
是衲全留发,云庵半在岩。
寡亲时属旅,感物义为咸。
半世栖栖意,逢人说大凡。
不当矜著述,已闭白云函。
是衲全留发,云庵半在岩。
寡亲时属旅,感物义为咸。
半世栖栖意,逢人说大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禅意与超脱。首句“不当矜著述,已闭白云函”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文字著作的不看重,仿佛已经关闭了尘世的纷扰,隐入了白云之间。接着,“是衲全留发,云庵半在岩”两句,通过描述僧侣的衣着(衲衣)和居住环境(云庵半在岩),进一步展现了其与世隔绝、遁入空门的生活状态。
“寡亲时属旅,感物义为咸”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亲情的淡薄以及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感悟。在旅途中,他或许偶尔回忆起亲人,但更多的是对自然界的感慨,这种感慨融入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半世栖栖意,逢人说大凡”则总结了诗人半生的经历与思考,即使遇到他人,也愿意分享自己对于人生、世界的普遍看法,体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深邃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禅意的佳作。
达道有五者,朋友居其一。
岂徒结交游,实以资丽泽。
余生固寡陋,益友亦艰得。
幸有二三子,中岁始相识。
艺苑恣讨论,杯酒时欢适。
庶几君子朋,数载顿相失。
离索既可叹,奄逝尤可惜。
山海忽变迁,薇星亦陨石。
多病懒出门,生刍俱未及。
尝思范巨卿,中夜起叹息。
匆匆去也,问离人心事、谁能拘管。
驿路青山驴背影,细雨梦如春懒。
杨柳渔庄,菰蒲蟹舍,画出江村晚。
炊烟门巷,马通早又堆满。
闲坐土锉煤炉,居然鱼米,似我家乡饭。
更有十三红袖女,拉杂琵琶声断。
下第光阴,少年风味,一醉原无损。
奈侬多恨,拥衾灯火孤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