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佳鸟。但有鸣蛩扰。莫怨秋风催鬓早。
心已春风催老。楼前淡月疏星。楼中淡月疏檠。
要睡不能多睡,隔墙送过鸡声。
更无佳鸟。但有鸣蛩扰。莫怨秋风催鬓早。
心已春风催老。楼前淡月疏星。楼中淡月疏檠。
要睡不能多睡,隔墙送过鸡声。
这首《清平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夜晚的静谧与寂寥。首句“更无佳鸟”便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暗示了夜深人静,连鸟儿都已归巢,只有虫鸣相伴的凄凉景象。接着,“但有鸣蛩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蟋蟀的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仿佛是对秋夜的无声抗议。
“莫怨秋风催鬓早”一句,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借秋风之手,感叹岁月的无情流逝,似乎在说,不必怨恨秋风催促着人的白发早生,这正是自然规律的体现。这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无奈。
“心已春风催老”则从内心深处挖掘,表达了即使在寒冷的秋夜,心中仍怀有温暖如春的渴望,却终究被现实的严冬所覆盖,让人不禁反思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楼前淡月疏星”和“楼中淡月疏檠”两组意象,分别描绘了室外与室内的景象,通过对比,突出了孤独与寂寞的主题。室外的淡月疏星虽美,却难以慰藉内心的空虚;室内的淡月疏檠,虽然有人工的光线,却也难掩内心的孤寂。
最后,“要睡不能多睡,隔墙送过鸡声”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要入眠以逃避现实的苦楚,但外界的鸡鸣声却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将他从梦乡拉回现实。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深化了主题,让人感受到即使在最深的夜晚,也无法逃离生活的喧嚣与孤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孤独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皇皇三十岁,历历多艰辛。
骨肉一朝散,飘若行路尘。
涉江赋羁旅,形影私独亲。
寄身在丧乱,托迹思沉沦。
行歌摽梅咏,卜尔为婚姻。
尔才既明敏,尔德良且淳。
结发未一载,恩爱犹千春。
相知愿白首,相敬如佳宾。
常怀孟光志,不厌黔娄贫。
所以共患难,顾慰尤殷勤。
夭寿固难贰,天亦胡不仁。
蒺藜忽在床,伤我同心人。
孤鸾失明镜,幽兰折清芬。
杳杳长夜台,悠悠泉路魂。
凄凄不复见,涕泣徒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