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如雪过清明。隔阑花有情。偶然寻梦下阶行。
唤人鹦母声。偎翠袖,薄寒生。画眉新月成。
几丝烟柳作春晴。待谁吹玉笙。
辛夷如雪过清明。隔阑花有情。偶然寻梦下阶行。
唤人鹦母声。偎翠袖,薄寒生。画眉新月成。
几丝烟柳作春晴。待谁吹玉笙。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以辛夷花为引子,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浪漫的情调。首句“辛夷如雪过清明”以辛夷花比作白雪,点明了时节,清明时节,花如雪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美的氛围。接着“隔阑花有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朵以情感,暗示着花儿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
“偶然寻梦下阶行”一句,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梦境般的场景,主人公在不经意间踏上了寻找梦境的道路,这一行为本身就充满了神秘和探索的意味。紧接着“唤人鹦鹉声”,通过鹦鹉的叫声,不仅增加了环境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主人公共同沉浸在某种情境之中,或许是在回忆或是期待着某个人或事。
“偎翠袖,薄寒生。画眉新月成”描绘了人物的细节动作和环境的细腻变化。主人公倚靠在翠绿的衣袖上,感受到一丝微凉,这既是对季节变换的微妙感知,也是内心情感的投射。同时,新月的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最后,“几丝烟柳作春晴。待谁吹玉笙”将画面推向高潮。几缕轻柔的烟柳在春风中摇曳,仿佛预示着春日的晴朗,而等待着的玉笙,则是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向往。整个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也蕴含着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想象的空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启驾五月半,麦秋方始成。
恐蹈去年辙,一心惟望晴。
因循逾半月,未遇潦盛行。
复虑或缺泽,南顾念屡萦。
兹接置邮章,优霖沾近京。
麦已登囷鹿,禾黍资怒生。
额手庆民苏,能不为慰情。
慰即近于泰,怵然益凛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