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市吹篪客,閒来伴衲衣。
似因玄理妙,益觉俗尘非。
落日停沧海,寒云拥翠微。
竹垆煨芋栗,谈笑坐忘归。
吴市吹篪客,閒来伴衲衣。
似因玄理妙,益觉俗尘非。
落日停沧海,寒云拥翠微。
竹垆煨芋栗,谈笑坐忘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友者在与隐士无着上人相处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吴市吹篪客”,以“吴市”点出访者身份,暗示其为一位游历四方的隐士或文人,手持篪(一种古代乐器)自喻其清高脱俗。次句“閒来伴衲衣”,描述访者在闲暇之时,与身穿僧衣的无着上人相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似因玄理妙,益觉俗尘非。”这两句表达了访者在与无着上人交流后,心灵得到了净化,对世俗的烦恼有了更深的领悟,仿佛悟到了宇宙的奥秘,更加认识到尘世的虚妄。这种精神上的提升和内心的平静,是通过与高人对话而获得的。
“落日停沧海,寒云拥翠微。”这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海面一片宁静,寒云环绕着山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自然景象。这样的景致不仅映衬了访者内心的感受,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追求精神的永恒。
最后,“竹垆煨芋栗,谈笑坐忘归。”访者在竹炉旁烤着芋头和栗子,与无着上人谈笑风生,完全忘记了归途。这不仅是对物质享受的描写,更是对精神愉悦的极致追求,表现了访者在与高人交往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访者在与无着上人交往过程中的心灵之旅,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最终达到精神的自由与和谐。
美人集江郊,圆月湛秋夕。
天阔星宿繁,地迥鸡犬寂。
供具虽不殷,各取意所适。
抽辞托卮匜,燕坐更几席。
既尽遐迩怀,复有新故益。
凉风激庭柯,澄波照林石。
零露不作寒,层霄愈凝碧。
缅思江海内,轩盖相驰激。
酬酢过为欢,友道谅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