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上·其三》
《塞上·其三》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瀚海秋风至,萧萧木叶飞。

如何逢汉使,犹未寄征衣。

不叹千里远,难甘一信稀。

年年沙漠雁,随意得南归。

(0)
翻译
秋天的瀚海刮起凉风,落叶萧瑟地飘飞。
怎么还能遇见汉朝的使者,还没把寒衣寄回故乡。
不感叹路途遥远,只是难以忍受信件稀少。
每年沙漠中的大雁,自由自在地向南方飞去。
注释
瀚海:指广阔的沙漠或海洋。
秋风:秋季的风,可能带有凉意。
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汉使:指汉朝的使者,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
征衣:出征时穿的衣服,这里指家书或家乡的消息。
千里远:形容距离遥远。
一信稀:指很少收到的信件。
沙漠雁:在沙漠中迁徙的大雁。
南归:向南方飞回,比喻回家或回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边塞将士对遥远家乡的思念之情。开篇“瀚海秋风至,萧萧木叶飞”两句,通过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勾勒出边关肃杀的秋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凄凉感。

接下来的“如何逢汉使,犹未寄征衣”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同情。汉使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远方来往的使者,而“征衣”则是家人为其准备的保暖之物。诗人通过这两句,传递出边塞军人的孤独和寒冷,以及他们渴望得到亲人关怀的情感。

第三句“不叹千里远,难甘一信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乡情绪。尽管距离遥远,但更令人心痛的是家书难得。这两句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同情和对他们所处困境的理解。

最后两句“年年沙漠雁,随意得南归”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沙漠雁即大雁,常在秋季迁徙。诗人希望这些边塞军士能够像大雁一样,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自由返回南方的家乡。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将士们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战争和分离的哀叹。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潘淑妃

二八入宫掖,一笑轻三千。

云阶渺何许,步步生金莲。

绣鞋不胜春,风若凌波仙。

荣华一回首,荆棘生我前。

君恩花上露,妾心井中泉。

井泉誓不波,下照青青天。

(0)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十范公桥

谓公天下才,非专一方惠。

及此作舆梁,力行无钜细。

既异国侨为,将同傅岩济。

砻石亘长川,宁须伐山桂。

(0)

赠尤检正四首·其一

多书如邺侯,读书如张巡。

一代信不数,吾身见能亲。

门墙虽云旧,踪迹乃若新。

政以沅湘远,无由书疏频。

(0)

湖州亲旧二首·其一

忆昔倚少壮,不畏离别苦。

及今更中年,颇识谢公语。

连朝接殷勤,故已办兹去。

今晨竟不免,况此风更雨。

夹溪谁家柳,向我强作舞。

汝且不自持,宁能留我住。

(0)

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对五首·其三

一州固匪轻,四海岂不重。

与其事扶疏,孰若深培壅。

骥不取德称,马多求驾泛。

伟哉底柱功,障彼百川汹。

(0)

读阮嗣宗传见其醉六十日免求昏之言与醒忘作劝进辞据案便书何乃异同耶作阮嗣宗诗

善观阮嗣宗,醒醉俱托狂。

广武叹已绝,苏门啸何长。

昏既以醉免,辞宁不终忘。

又疑杀青上,阙文今或亡。

不然竹林游,何独弃山王。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