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颜色媚花欢,露湿春绫昼未乾。
恐卧碧桃人不见,但过红杏尔堪看。
香黏粉重风犹细,影带烟微月正残。
须向青山养幽洁,六朝深苑已荒寒。
岂无颜色媚花欢,露湿春绫昼未乾。
恐卧碧桃人不见,但过红杏尔堪看。
香黏粉重风犹细,影带烟微月正残。
须向青山养幽洁,六朝深苑已荒寒。
这首《白蝴蝶》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白蝴蝶翩翩起舞的生动画面。
首句“岂无颜色媚花欢”,以设问开篇,引出白蝴蝶在春花间飞舞的情景,暗示其美丽与活力。接着,“露湿春绫昼未乾”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白蝴蝶在湿润的春日早晨,轻盈地穿梭于花丛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恐卧碧桃人不见,但过红杏尔堪看。”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白蝴蝶的机敏与优雅,它似乎担心在碧桃树上休息时被人忽视,因此选择在红杏树旁悠然飞过,既表现了蝴蝶的灵动,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香黏粉重风犹细,影带烟微月正残。”这两句继续描绘白蝴蝶在微风中留下的香气与身影,以及它在月色渐淡、烟雾缭绕的环境中飞行的场景,将白蝴蝶的形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美。
最后,“须向青山养幽洁,六朝深苑已荒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白蝴蝶品格的赞许,认为它应当在青山之中保持其高洁的品质,远离尘嚣。同时,也借六朝深苑的荒凉景象,反衬出白蝴蝶所代表的纯洁与宁静之美,具有深远的寓意。
整体而言,《白蝴蝶》一诗通过对白蝴蝶形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更蕴含了对自然和谐、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