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隩草戊戌仲冬和韵·其四》
《隩草戊戌仲冬和韵·其四》全文
清 / 沈光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得兴灵武业,谁作李长源。

天宝人凭说,渔阳鼓尚喧。

居辽当日管,卧雪此时袁。

仆更痴于我,安然懒出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人物与现实情境交织的场景,充满了对过往辉煌与当下变迁的感慨。

首句“得兴灵武业”,仿佛在述说着一位英雄在灵武之地崛起,开创伟业的故事,暗含着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怀念。接着,“谁作李长源”一句,以李长源(即李隆基)为典故,引出对唐朝盛世的追忆,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时局的反思。

“天宝人凭说,渔阳鼓尚喧”两句,通过“天宝”这一历史时期,以及“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典故,展现了盛唐的繁华与动荡,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洞察。同时,用“尚喧”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历史事件虽已过去,但其影响仍在人们心中回响,如同渔阳的鼓声依旧清晰可闻。

“居辽当日管,卧雪此时袁”则运用了历史人物管仲和袁绍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人物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思考。管仲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而袁绍则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复杂关系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如何在特定环境中展现自我价值的深思。

最后,“仆更痴于我,安然懒出门”两句,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自省与对外界的淡然态度。这里的“仆”字,既是对自己的谦称,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的认同感,仿佛在说:“我更像那些历史上的痴人,宁愿沉浸于内心的思考,而不愿轻易涉足外界的纷扰。”这种态度,既是对历史的深深敬畏,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淡泊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引用,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现实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沈光文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汪奂之寄示和苏文忠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二诗题其兄均之所藏二诗草稿墨迹并约同作得四首·其一

寂寞黄州左迁客,清宵回忆南冠夜。

当时岂独蛰龙愁,瘐词几毙银铛下。

仁皇遴得宰相才,孤臣感激泪如泻。

文章报国自一事,勋业若成韩范亚。

汤火徒嗟魂梦惊,水曹自笑头衔借。

先生讵以诗名传,斯人何必同陶谢。

偶因月夕哦幽词,长江绕郭渔樵舍。

元修菜嫩密酒冽,何须渴慕江南蔗。

奇才众忌鬼欲愁,结习难忘天亦怕。

莫言谢客对妻子,但恐饥寒遭怒骂。

(0)

临别·其四

千里人随去雁沉,三生怨比落花深。

春风若上真娘墓,一滴村醪要自斟。

(0)

自解

何须稽首向慈云,营奠营斋总莫闻。

白首永偕终是别,素帏亲诀转难分。

悲欢浊劫从今悟,花月尘缘肯再棼。

同此逝波应不远,待侬先理葬诗坟。

(0)

秀华续咏·其十八薛灵芸

独承恩宠冠昭阳,宝帐深宵绣衮裳。

玉面偶然屏上触,宫人争效晓霞妆。

(0)

八声甘州.连句再赋六忆·其一来

忆来时随月到中庭,呼侬启双扉。

问朱楼未远,今宵细约,何事偏迟?

行近画阑干路,转识是花枝。

又者回初见,道了相思。

才傍檀郎几案,便戏拈小印,铃上书眉。

正帘拢生色,春满敝斋时。

怕凉他盈盈香汗,坐风前不任解罗衣。

认前度小窗鹦鹉,唤个人儿。

(0)

八声甘州.赋六忆·其五立

忆立时初出绣纬中,偏爱画栏东。

正伤春人独,落花微雨,归燕帘拢。

添个小鬟扶着,香下四眉峰。

遮却湘裙半,一树嫣红。

曾似羽林夜约,累卿卿待久,酸透双弓。

斗腰支谁俊,私语更喁喁。

愿天怜比肩人瘦,把双魂吹化海棠风。

还记否柳绵撩乱,蓦地相逢?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