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人随去雁沉,三生怨比落花深。
春风若上真娘墓,一滴村醪要自斟。
千里人随去雁沉,三生怨比落花深。
春风若上真娘墓,一滴村醪要自斟。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思念。首句“千里人随去雁沉”,以“千里”形容距离之远,“去雁”象征着离别,而“沉”字则暗示了离人的身影在远方逐渐消失,化为一片模糊,仿佛融入了辽阔的天空之中。这种景象既展现了空间的广阔,也隐含了时间的悠长,让人感受到离别后孤独与寂寥。
次句“三生怨比落花深”,将情感深化,用“三生”来比喻长久的遗憾与怨恨,如同落花般纷飞,却难以寻觅归宿。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更蕴含了对未来的无尽期待与渴望,以及未能如愿以偿的深深遗憾。
第三句“春风若上真娘墓”,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春风与特定人物(真娘)的墓地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春风本是温暖和煦的象征,但在这一情境下,它似乎带上了哀伤的色彩,仿佛在诉说着对逝者的怀念。这里的“上”字,既有春风拂过之意,也暗含了对逝者墓地的敬仰与祭奠。
最后一句“一滴村醪要自斟”,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在这样一个充满哀愁的场景中,诗人选择独自饮酒,以酒浇愁,借酒消遣心中的苦闷与思念。这不仅是对离别之痛的自我抚慰,也是对生命中无法挽回的遗憾的一种无奈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离别之痛的深刻与复杂,以及人在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离散时的自我疗愈与情感寄托。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
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
百二山河空壮。
底事中原尘涨。
丧乱几时休。
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
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
临风酹酒,堪笑谈话觅封侯。
老去英雄不见。
惟与渔樵为伴。
回首得无忧。
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
缥缈九仙阁,壮观在人间。
凉飚乍起,四围晴黛入阑干。
已过中秋时候。
便是菊花重九。
为寿一尊欢。
今古登高意,玉帐正清闲。
引三巴,连五岭,控百蛮。
元戎小队,旧游曾记并龙山。
闽峤尤宽南顾。
闻道天边雨露。
持橐诏新颁。
且拥笙歌醉,廊庙更徐还。
雨断翻惊浪,山暝拥归云。
麦秋天气,聊泛征棹泊江村。
不羡腰间金印,却爱吾庐高枕,无事闭柴门。
搔首烟波上,老去任乾坤。
白纶巾,玉尘尾,一杯春。
性灵陶冶,我辈犹要个中人。
莫变姓名吴市,且向渔樵争席,与世共浮沈。
目送飞鸿去,何用画麒麟。
露下菱歌远,萤傍藕花流。
临溪堂上,望中依旧柳边洲。
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绵扑粉,湘簟月华浮。
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
恍重来,思往事,搅离愁。
天涯何处,未应容易此生休。
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
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
万里冰轮满,千丈玉盘浮。
广寒宫殿,西望湖海冷光流。
扫尽长空纤翳,散乱疏林清影,风露迫人愁。
徐步行歌去,危坐莫眠休。
问孤蓬,缘底事,苦淹留。
倦游回首,向来云卧两星周。
此夜此生长好,明月明年何处,归兴在南州。
老境一伧父,异县四中秋。
袖手看飞雪,高卧过残冬。
飘然底事春到,先我逐孤鸿。
挟取笔端风雨,快写胸中丘壑,不肯下樊笼。
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
一尊酒,知何处,又相逢。
奴星结柳,与君同送五家穷。
好是橘封千户,正恐楼高百尺,湖海有元龙。
目光在牛背,马耳射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