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声甘州.连句再赋六忆·其一来》
《八声甘州.连句再赋六忆·其一来》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忆来时随月到中庭,呼侬启双扉。

问朱楼未远,今宵细约,何事偏迟?

行近画阑干路,转识是花枝。

又者回初见,道了相思。

才傍檀郎几案,便戏拈小印,铃上书眉。

正帘拢生色,春满敝斋时。

怕凉他盈盈香汗,坐风前不任解罗衣。

认前度小窗鹦鹉,唤个人儿。

(0)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开篇“忆来时随月到中庭”,以月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回忆的夜晚。接着,“呼侬启双扉”一句,通过呼唤与开启门扉的动作,展现了主人公对某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渴望重逢的急切心情。

“问朱楼未远,今宵细约,何事偏迟?”这一问句,既表达了对相聚时刻的期待,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对方迟到的轻微责备,情感细腻而真实。接下来,“行近画阑干路,转识是花枝。又者回初见,道了相思。”通过行走、辨识与重逢的细节,进一步深化了人物间的情感联系,将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才傍檀郎几案,便戏拈小印,铃上书眉。”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两人之间的亲密互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相互陪伴的温馨场景。随后,“正帘拢生色,春满敝斋时。”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画面,暗示了两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最后,“怕凉他盈盈香汗,坐风前不任解罗衣。”通过细腻的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心爱之人时的羞涩与不舍,以及对彼此之间深厚情感的珍视。结尾“认前度小窗鹦鹉,唤个人儿。”则以生动的比喻收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回忆,也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深情的笔触,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以及对心爱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动人,语言优美流畅,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小桃源为未质夫赋

桃源欲觅恐荒唐,此境依稀在海昌。

避世尝闻隐君子,问津何必待渔郎。

绛霞蒸处层层远,红雨飞时点点香。

欲效陶潜重作记,东风回首意微茫。

(0)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晚春十二首之二·其十四

狂蜂浪蝶尚飞翻,春去浑无一点痕。

秪有东风知客意,乱吹花片拥篱根。

(0)

徐希杰二色梅图·其一

酒痕晕透雪饥肤,红影春园见一株。

好似石家金谷里,戏将如意击珊瑚。

(0)

题自写山水

岸上青山山下云,孤舟潮落系江滨。

却看江上风涛险,何似林间自在身。

(0)

遭诬得罪赋此以见志·其二

自知廉洁可匡君,岂料颠连更殒身。

七载仪刑多制作,百年经史岂无闻。

人情汹汹何时定,世事茫茫总莫伸。

九死一生何足报,尽将心事付苍旻。

(0)

送陶元庸之越

吴越山川一水分,总戎今属李将军。

旌旗影动鼋鼍窟,鼓角声连虎豹群。

徼外遐荒来送款,幕中宾客总能文。

想君禹穴题诗处,长向姑苏望白云。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