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立时初出绣纬中,偏爱画栏东。
正伤春人独,落花微雨,归燕帘拢。
添个小鬟扶着,香下四眉峰。
遮却湘裙半,一树嫣红。
曾似羽林夜约,累卿卿待久,酸透双弓。
斗腰支谁俊,私语更喁喁。
愿天怜比肩人瘦,把双魂吹化海棠风。
还记否柳绵撩乱,蓦地相逢?
忆立时初出绣纬中,偏爱画栏东。
正伤春人独,落花微雨,归燕帘拢。
添个小鬟扶着,香下四眉峰。
遮却湘裙半,一树嫣红。
曾似羽林夜约,累卿卿待久,酸透双弓。
斗腰支谁俊,私语更喁喁。
愿天怜比肩人瘦,把双魂吹化海棠风。
还记否柳绵撩乱,蓦地相逢?
这首《八声甘州·赋六忆(其五)立》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易顺鼎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开篇“忆立时初出绣纬中”,以“绣纬”这一富有古典美的意象,勾勒出女子初露芳容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氛围。“偏爱画栏东”,则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对特定环境的喜爱,暗示了她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倾向或记忆。
接着,“正伤春人独,落花微雨,归燕帘拢”,通过“伤春”、“落花”、“微雨”和“归燕”的景象,渲染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离别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波动的场景之中。特别是“归燕帘拢”,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对远方亲人或伴侣的思念。
“添个小鬟扶着,香下四眉峰”,这一句通过小鬟的陪伴和女子的装扮细节,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遮却湘裙半,一树嫣红”,通过“湘裙”和“嫣红”的色彩对比,不仅展现了女子服饰的华美,也寓意着她内心的热烈与情感的丰富。这一句将视觉与情感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曾似羽林夜约,累卿卿待久,酸透双弓”,通过“羽林夜约”的典故,表达了女子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等待之中的深情与煎熬。其中“累卿卿待久”和“酸透双弓”生动地描绘了等待的漫长与情感的深沉。
“斗腰支谁俊,私语更喁喁”,这两句通过动作和对话的描写,展现了女子与某人的亲密互动,以及他们之间情感的细腻与真挚。这里的“斗腰支谁俊”可能暗指某种游戏或调情的方式,而“私语更喁喁”则直接描绘了两人之间的私密交流,充满了温馨与甜蜜。
最后,“愿天怜比肩人瘦,把双魂吹化海棠风”,表达了女子希望上天能体恤她与爱人之间的深情,让他们的灵魂如同海棠花般在春风中绽放。这不仅是对爱情的美好祝愿,也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永恒追求。
“还记否柳绵撩乱,蓦地相逢?”以“柳绵撩乱”这一景象,象征着偶然相遇的惊喜与意外,呼应了开头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形成了情感上的闭环。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丰富的意象运用和流畅的韵律节奏,展现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回忆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爱情、友情等美好情感的向往与珍视。
寝痾坐情累,削迹离故家。
届兹仲如月,气候清且嘉。
迢迢紫云洞,渺渺天一涯。
寻壑滞瀑流,攀岑悟灵芽。
千峰递生态,百草互吐葩。
周览荡节物,况乃凌紫霞。
神仙彷佛遇,导我营丹砂。
丹砂未易营,缁鬓早已华。
神理寓隐颐,时变增感嗟。
至人有逸念,存形非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