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夷陵有故乡,昔年曾此论皇图。
楚山花落愁黄蝶,梁苑宫残锁绿芜。
古洞云归眠石獣,荒碑火入化珠襦。
思归莫作江南赋,芦荻萧萧啼夜乌。
西望夷陵有故乡,昔年曾此论皇图。
楚山花落愁黄蝶,梁苑宫残锁绿芜。
古洞云归眠石獣,荒碑火入化珠襦。
思归莫作江南赋,芦荻萧萧啼夜乌。
这首《荆门道怀古》由明代诗人佘光裕所作,通过描绘荆门道沿途的景物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西望夷陵有故乡,昔年曾此论皇图”,诗人遥望夷陵,心中涌起对故土的思念,回忆起往昔在此讨论帝王之业的情景,既展现了对历史的追思,也暗示了对权力与理想的向往。
颔联“楚山花落愁黄蝶,梁苑宫残锁绿芜”,以楚山之花落、黄蝶之愁苦,以及梁苑宫殿的残破与绿草丛生,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
颈联“古洞云归眠石獣,荒碑火入化珠襦”,进一步渲染了历史遗迹的荒凉景象,古洞中云雾缭绕,仿佛石兽在其中沉睡;荒碑被火烧过,化为珠襦,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消逝。
尾联“思归莫作江南赋,芦荻萧萧啼夜乌”,诗人告诫自己,怀念过去时不应沉溺于哀伤,而应保持清醒,避免创作过于感伤的文学作品。芦荻的萧瑟与夜乌的啼鸣,更添了几分悲凉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荆门道沿途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情回顾和对未来的理性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倦老江关,单栖海国,镜丝催白。
此去悤悤,相思暮云碧。
吴天坠梦,期载酒、重寻佳约。坊陌。
珍重宾鸿,讯疏狂踪迹。沧波苑侧。
瘦竹凉花,风帘卷秋色。镫屏纸阁有客。冷吟寂。
明发故人天际,目断小楼西北。
问旧盟谁省,除是閒鸥曾识。
秋林同滞羽,忧时甚、四顾又安归。
正海天杯底,荡开苍莽,江城笛里,吹出参差。
君莫问、死生犹露电,出处几云泥。
枯树婆娑,庾郎愁赋,众芳芜秽,楚客兴悲。
年年风尘苦,虚名累、相约还我初衣。
来共小窗尊酒,重话心期。
便万户侯封,支身何补,一声河满,双泪应垂。
多少临岐别思,除是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