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纱.伤时感事,倚醉杂题》
《浣溪纱.伤时感事,倚醉杂题》全文
清 / 吴昌绶   形式: 词

手把柔条忆汉南。今来摇落对江潭。

庾郎华发不胜簪。

每听秋蝉多哽咽,独怜春燕尚呢喃。

销愁除是梦沈酣。

(0)
鉴赏

这首《浣溪纱·伤时感事,倚醉杂题》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词人吴昌绶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手把柔条忆汉南”,开篇以“柔条”唤起读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而“汉南”则暗示了远离故乡的忧思。“今来摇落对江潭”,转折间,诗人将思绪从回忆拉回现实,眼前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形成鲜明对比,江边的落叶与凋零,映照出诗人内心的苍凉与无奈。

“庾郎华发不胜簪”,运用庾信的典故,表达了岁月无情,青春不再的感慨。庾信,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华发之叹,正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契合,年华老去,壮志未酬,心中的苦楚难以言表。

“每听秋蝉多哽咽,独怜春燕尚呢喃。”这两句通过秋蝉的哀鸣和春燕的呢喃,营造了一种悲喜交加的氛围。秋蝉的哽咽,是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哀叹;而春燕的呢喃,则是对于生机与希望的渴望。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百态的深刻体悟。

“销愁除是梦沈酣。”结尾一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在现实面前无法摆脱愁绪,只能在梦中寻求慰藉的愿望。梦,成为了诗人逃避现实、暂时忘却痛苦的一种方式,但这也恰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切感慨,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灵寄托的复杂心理状态。

作者介绍

吴昌绶
朝代:清

吴昌绶,字伯宛,一字甘遁,号印臣,晚号松邻,仁和人。光绪丁酉举人,内阁中书。有《松邻遗集》。
猜你喜欢

曹娥江读碑图

海门五月潮如山,龙伯奰屃苍蛟顽。

越俗轻生好巫鬼,婆娑踏舞洪涛间。

群巫姣服盱独好,歌声忽绝红旗倒。

孝娥死抱父尸出,天地无情日杲杲。

雄词不愧邯郸儿,万金莫购中郎题。

碑阴八字非隐语,德祖有智如滑稽。

岂是阿瞒不解此,感愧上马归路迷。

女德犹能奋其节,壮夫气吐万丈霓。

奸雄复欲欺后世,白头犹爱汉征西。

丹青似是董狐笔,千年要与竹帛齐。

娥江新庙照江水,可怜铜爵草萋萋。

(0)

自阳山归舟中作

小麦青青大麦黄,涧松风急夜声长。

屩穿细路春泥滑,花落清渠野水香。

岭上独留云作盖,村边多见石为梁。

枫桥寺转阊门近,回首西山已夕阳。

(0)

经故人所居

桃花灼灼柳依依,院落荒凉昼掩扉。

石沼水乾鱼逝久,杏梁巢覆燕来稀。

陇头未说人浇酒,世上先传客卖衣。

欲对东风写离恨,郡谯吹角暮云飞。

(0)

送人之金陵

清游莫惮路岐赊,但有云山即是家。

此去凤台明月夜,西风肠断《后庭花》。

(0)

径山夜坐闻钟

凉气生毛骨,天高露满空。

二三十年事,一百八声钟。

绝顶人不到,此心谁与同。

凭阑发孤啸,宿鸟起长松。

(0)

重登牛头峰

霜叶黄蝶飞,崖泉白蛇挂。

行行寻故迹,往物已屡化。

高步万石上,独立一木下。

悠然顾吾影,残日在林罅。

古来遗世士,泯观混真假。

所视既已齐,乘险意亦暇。

智愚相与夺,得失纷代谢。

吾欲营力耕,穿岩树茅舍。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