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界香山最南首,率因远率不常来。
今朝却为宿岩馆,取道还缘游戒台。
无系念成閒礼拜,有馀趣得小徘徊。
丈夫调御如如坐,今昔何曾著点埃。
香界香山最南首,率因远率不常来。
今朝却为宿岩馆,取道还缘游戒台。
无系念成閒礼拜,有馀趣得小徘徊。
丈夫调御如如坐,今昔何曾著点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香界寺的探访与感悟。首句“香界香山最南首”,以“香界”开篇,暗示了寺庙的香气与庄严氛围,将其置于香山的最南端,营造出一种独特而神秘的地理位置感。接着,“率因远率不常来”表达了诗人平时较少有机会造访此地,突出了这次探访的特别意义。
“今朝却为宿岩馆,取道还缘游戒台”两句,描述了诗人今日特意前往,途径岩馆,最终到达戒台寺,展现了他为了探寻寺庙之美而不辞劳苦的精神。通过“宿岩馆”和“游戒台”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行程的细节,也暗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双重欣赏。
“无系念成閒礼拜,有馀趣得小徘徊”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在寺庙中,他没有世俗的牵绊,得以从容地礼拜,享受心灵的平静;同时,对于寺庙的美景和文化,他流连忘返,体验到了超脱尘世的乐趣。这种精神状态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赞赏。
最后,“丈夫调御如如坐,今昔何曾著点埃”以哲理性的思考收尾。诗人将自己比作“丈夫”,意味着他以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面对生活,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清明,未曾被尘世的烦恼所沾染。这不仅是对自己心境的肯定,也是对人生智慧的一种展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香界寺探访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其对佛教文化的虔诚、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意的作品。
连旬阴翳晓来晴,水满圆塘照日明。
岸草短长边过客,江花红白里啼莺。
野无征战时堪望,山有楼台煖好行。
桑柘依依禾黍绿,可怜归去是张衡。
风雨如尧代,何心欲退藏。
诸侯行教化,下国自耕桑。
道挫时机尽,禅留话路长。
前溪久不过,忽觉早禾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