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荆门》
《过荆门》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路出荆门远,行行日欲西。

草枯蛮冢乱,山断汉江低。

野店丛蒿短,烟村簇树齐。

翻思故林去,在处有猿啼。

(0)
注释
路出:指道路延伸而出。
荆门:地名,位于湖北省,此指诗人的出发地。
远:形容距离长。
行行:一步步地走,形容行程。
日欲西:太阳快要落山了。
草枯:草木枯萎。
蛮冢: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坟墓,这里泛指荒坟。
乱:杂乱无章。
山断:山岭阻隔。
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流经湖北。
低:从视角看因山隔而显得江面低。
野店:乡村旅店。
丛蒿:成丛的艾蒿,一种野草。
短:不高。
烟村:炊烟袅袅的村庄。
簇树齐:树木聚集一处且排列得很整齐。
翻思:回想,反思。
故林:故乡的树林,代指故乡。
在处:到处,处处。
猿啼:猿猴的叫声。
翻译
道路穿越荆门山峦远伸,行走间太阳渐渐向西沉。
荒草枯萎覆盖着杂乱的古墓,山岭隔断处汉江显得低平。
乡野客店旁艾蒿丛生且矮小,炊烟缭绕的村庄树木排列得整整齐齐。
回想起那片故乡的树林,到处都回响着猿猴的啼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经过荆门时的所见所感和内心情愫。"路出荆门远,行行日欲西"表达了旅途的遥远和时间的流逝,旅人在黄昏时分急匆匆前进,彰显了一种迫切的心情。

接下来的"草枯蛮冢乱,山断汉江低"则写出了自然景观的荒凉与苍劲。春去秋来,野草变得枯黄,而古墓被杂草所覆盖,显示出时间对自然和历史的影响。山川形胜,但汉江依旧流过,却因为季节的变化显得低矮,这种对比增添了诗中的苍凉感。

"野店丛蒿短,烟村簇树齐"进一步描绘了一路上的荒凉景象。野店可能是指途经的小镇或驿站,它们被丛生的蒿草所围绕,显得渺小而不起眼。而远处的村庄因为炊烟缭绕,看起来像是树木参差不齐地簇拥在一起。

最后两句"翻思故林去,在处有猿啼"则是旅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诗人翻开往昔的记忆,回想起曾经游历过的林间,那里有猿啼声响起,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和召唤。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所见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意境之美。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题胡琴窗方径

诗穷推不去,终有恶圆心。

楼倚风烟外,琴横星斗沉。

行看花四面,坐对竹千寻。

却笑陶彭泽,归来荒草深。

(0)

再阻风次衡元度韵

阻风三日不舂粮,浪逆篙横未到庄。

碧水赖知饶夜月,青山已复下残阳。

每吟秋兴空多泪,欲赋西征细作行。

行止定非臧氏力,艰难险阻自须尝。

(0)

毛彦谟以其弟彦周出殡见索挽词谨赋一首

十年乡校叹蹉跎,一日皇恩尽网罗。

别去谓宜登上第,归来还复遇沉痾。

秋风但结原鸰恨,晓露空闻蒿里歌。

荣愿未酬身已殁,平生稽古竟如何。

(0)

斋中

惟有闲中日最长,薰风拂拂透脩廊。

半窗槐影侵书叶,一曲蝉声送夕阳。

强把茶瓯醒困眼,久无诗债抖枯肠。

何妨自取离骚读,且向斋炉爇晚香。

(0)

妙庭观·其二

天风万里拥霓旌,紫凤青鸾上玉京。

故宅一区千古在,夜深惟有月华明。

(0)

送陈君子之四明

短亭祖帐接平川,柳拂回波系画船。

渐向落晖分绣袖,忍听离曲怨鹍弦。

云连稽岭应怀古,路近花源好访仙。

那更凭高望天际,江堤烟重草绵绵。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