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飞翠柳摇,鱼跃浮萍破。班班红杏子,交榴火。
池台昼永,缭绕花阴裹。山色遥供座。
枕簟清凉,北窗时唤高卧。翻思少年,走马铜驼左。
归来敲镫月,留关锁。年华老矣,事逐浮云过。
今吾非故我。那日尊前,祗今问有谁呵。
莺飞翠柳摇,鱼跃浮萍破。班班红杏子,交榴火。
池台昼永,缭绕花阴裹。山色遥供座。
枕簟清凉,北窗时唤高卧。翻思少年,走马铜驼左。
归来敲镫月,留关锁。年华老矣,事逐浮云过。
今吾非故我。那日尊前,祗今问有谁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庭园图景。开篇“莺飞翠柳摇,鱼跃浮萍破”两句,以动人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燕子在绿意盎然的柳树间飞舞,鱼儿在水面跳跃,破开了浮萍的宁静。接下来“班班红杏子,交榴火”进一步烘托出春日的热烈与果实的丰硕。
中间部分“池台昼永,缭绕花阴裹。山色遥供座”,则是对庭园风光的细腻描摹,池塘在悠长的午后被花影所笼罩,而远处的山色似乎为坐者提供了自然的庇护。
“枕簟清凉,北窗时唤高卧。翻思少年,走马铜驼左”几句,诗人转而回忆起往昔的岁月,那份清凉与安逸如今已难以寻觅,而那段奔波不息、如同走马观花般的青春时光,却只能在梦中追溯。
“归来敲镫月,留关锁。年华老矣,事逐浮云过”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岁月匆匆,而往昔的欢乐如同浮云,不可追寻。
最后,“今吾非故我。那日尊前,祗今问有谁呵”,诗人深刻地表达了对个人成长变化的认识,以及对于曾经的誓言与承诺现在是否还适用的质疑。这不仅是对个人的反思,也是对整个生命历程的一种哲学思考。
我年四十时,筑舍受一廛。
岁月不贷人,殆将五十年。
初非楩楠材,既久理岂全。
惨淡窘风雨,亦复补破穿。
竹椽与绳枢,岂敢求牢坚。
今朝忽自顾,衰疾方沉绵。
不知此残躯,与屋谁先颠。
粥药幸粗给,儿稚满目前。
敛藏虽甚薄,犹胜死道边。
一笑推枕起,无酒亦陶然。
秋山瘦益奇,秋水浅可涉。
出城西风劲,拂帽吹脱叶。
新霜拆栗罅,宿雨饱豆荚。
枯柳无鸣蜩,寒花有穿蝶。
郊行得幽旷,颇觉耳目惬。
断云北山来,欣然与之接。
挂冠易事尔,看镜叹勋业。
永怀桑乾河,夜渡拥马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