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破屋叹》
《破屋叹》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我年四十时,筑舍受一廛。

岁月不贷人,殆将五十年。

初非楩楠材,既久理岂全。

惨淡窘风雨,亦复补破穿。

竹椽与绳枢,岂敢求牢坚。

今朝忽自顾,衰疾方沉绵。

不知此残躯,与屋谁先颠。

粥药幸粗给,儿稚满目前。

敛藏虽甚薄,犹胜死道边。

一笑推枕起,无酒亦陶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àn
sòng / yóu

niánshíshízhùshèshòuchánsuìyuèdàiréndàijiāngshínián

chūfēipiánnáncáijiǔquán

cǎndànjiǒngfēng穿chuān

zhúchuánshéngshūgǎnqiúláojiān

jīncháoshuāifāngchénmiánzhīcánshuíxiāndiān
zhōuyàoxìnggěiérzhìmǎnqián

liǎncángsuīshènbáoyóushèngdàobiān

xiàotuīzhěnjiǔtáorán

注释
四十:指年龄四十岁。
廛:古代城市中的平民住宅。
岁月:时间。
殆:大概,几乎。
楩楠:优质木材。
理:指房屋的结构和维护。
惨淡:形容困苦艰难。
风雨:自然环境的象征,也指生活困苦。
粥药:稀粥和药物,代指基本生活。
稚:幼小的孩子。
敛藏:俭朴的生活。
陶然:形容心情愉快。
翻译
当我四十岁时,建造了房屋居住。
时光毫不留情,恐怕已接近五十载。
起初并非名贵木材,时间久了难免破损。
风雨交加的日子,修补破败也是常事。
简陋的竹椽和木轴,不敢奢望坚固牢靠。
今日忽然审视自己,疾病缠身日渐衰弱。
不知是我先倒下还是房子先塌。
日常的粥药勉强供给,幼小的孩子环绕身边。
虽然生活简朴,但总比路边饿死强。
勉强一笑,推开枕头起身,即使无酒也心满意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破屋叹》,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身体衰弱,居住的破屋也日渐破败的感慨。诗中以“我年四十时”开篇,回忆过去筑屋定居,感叹时光无情,自己已近五十岁。他自谦并非栋梁之材,房屋经年累月,风雨侵蚀,破旧不堪。生活的简陋并未抱怨,反而庆幸家人安康,尽管物质匮乏,仍比路边饿死之人要幸运。最后,诗人以豁达的心态“一笑推枕起”,即使无酒,也能自得其乐。整首诗流露出诗人面对困境的坚韧和对生活的感恩之情。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奉和李舍人昆季咏玫瑰花寄赠徐侍郎(一作常

独鹤寄烟霜,双鸾思晚芳。
旧阴依谢宅,新艳出萧墙。
蝶散摇轻露,莺衔入夕阳。
雨朝胜濯锦,风夜剧焚香。
断日千层艳,孤霞一片光。
密来惊叶少,动处觉枝长。
布影期高赏,留春为远方。
尝闻赠琼玖,叨和愧升堂。

(0)

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一作常衮诗)

可怜云木丛,满禁碧濛濛。
色润灵泉近,阴清辇路通。
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
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
数枝盘石上,几叶落云中。
燕拂宜秋霁,蝉鸣觉昼空。
翠屏更隐见,珠缀共玲珑。
雷雨生成早,樵苏禁令雄。
野藤高助绿,仙果迥呈红。
惆怅缭垣暮,兹山闻暗蛩。

(0)

同耿湋、司空曙二拾遗题韦员外东斋花树

绿砌红花树,狂风独未吹。
光中疑有焰,密处似无枝。
鸟动香轻发,人愁影屡移。
今朝数片落,为报汉郎知。

(0)

焦篱店醉题(时看弄邵翁伯)

洛下渠头百卉新,满筵歌笑独伤春。
何须更弄邵翁伯,即我此身如此人。

(0)

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

坐见春云暮,无因报所思。
川平人去远,日暖雁飞迟。
对酒山长在,看花鬓自衰。
谁堪登灞岸,还作旧乡悲。

(0)

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一作李端诗)

半夜中峰有磬声,偶逢樵者问山名。
上方月晓闻僧语,下路林疏见客行。
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
愿得远公知姓字,焚香洗钵过浮生。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