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有猛虎,不牝亦不牡。
哀哀无辜人,吞噬十而九。
猛虎且勿道,虱乃伏其尻。
壮士困颠踬,虱喙纷相挠。
愤语行路人,且复忍此虱。
扑虱误惊虎,灭影苦无术。
虎头置短枕,虎皮罩尘埃。
猛虎有死日,虱乎何有哉。
朝窥北山头,猛虎死耶非。
暮窥北山脚,猛虎死耶非。
猎户不见至,虎尾日鲜肥。
虎尾偶一掉,虱失尻间窍。
北山有猛虎,不牝亦不牡。
哀哀无辜人,吞噬十而九。
猛虎且勿道,虱乃伏其尻。
壮士困颠踬,虱喙纷相挠。
愤语行路人,且复忍此虱。
扑虱误惊虎,灭影苦无术。
虎头置短枕,虎皮罩尘埃。
猛虎有死日,虱乎何有哉。
朝窥北山头,猛虎死耶非。
暮窥北山脚,猛虎死耶非。
猎户不见至,虎尾日鲜肥。
虎尾偶一掉,虱失尻间窍。
这首《猛虎行》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作,通过描绘猛虎与虱子之间的关系,隐喻了社会中强者与弱者的关系,以及强者对弱者的压迫和剥削。
诗中以“北山有猛虎”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只凶猛的老虎,它不分雌雄,吞噬无辜的人类,象征着社会中的强者对弱者的无情掠夺。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了老虎身上的虱子,这些微小的生物虽然寄生于老虎身上,却在老虎被杀死后依然存活,讽刺了强者死后,那些依附于强者的弱者仍然能够继续生存的现象。
“壮士困颠踬,虱喙纷相挠”,这里将壮士比喻为社会中的正义之士,他们在面对强权时往往陷入困境,而虱子则象征着那些趁机作恶的小人,他们利用强者的力量来欺压弱者。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
“扑虱误惊虎,灭影苦无术”,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试图摆脱虱子的困扰,但往往因为害怕惊动猛虎而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暗喻了人们在面对强权时的无力感和恐惧心理。
最后,“虎头置短枕,虎皮罩尘埃。猛虎有死日,虱乎何有哉”四句,诗人通过描述老虎死亡后的场景,表达了对强者终将衰亡的预言,同时也暗示了那些依附于强者的弱者最终也将失去庇护,面临未知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深刻揭示了社会中强者与弱者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强者对弱者的压迫和剥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直庐俨北扉,绯烟朝霮䨴。
籞秀搴夕阊,金膏流沆瀣。
顾问切皇居,领袖趋飙队。
乔林嘤鸟歌,素节羔羊在。
清晖石室中,逸响神霄外。
想见日月光,作睹风云会。
谟谋汉帝师,梦寐殷王赉。
封留感往遇,命说新昭代。
国芬十四叶,佐命仍滋大。
藉此仙李阴,千秋知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