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甘露寺》
《甘露寺》全文
宋 / 俞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占断淮南势,西风入鬓毛。

一江流不尽,多景最为高。

斜日迷烟树,孤帆送客舠。

兴怀人物少,今古等秋毫。

(0)
翻译
占据淮南的雄壮形势,西风吹过我的鬓发。
满江的水滔滔不绝,多景楼是最高的风景名胜。
夕阳下,烟雾缭绕的树木模糊不清,孤独的船儿送别着旅客的小舟。
能引起人们感慨的人物越来越少,古今之间的差别细微如秋毫。
注释
淮南:指淮南地区,这里可能象征着壮丽的江山或广阔的领土。
西风:秋季的风,象征着时光流逝。
鬓毛:鬓边的头发,代指诗人的自身。
一江:指长江或其他大江。
多景:多景楼,一处著名的景点。
斜日:傍晚的太阳。
迷烟树:被烟雾笼罩的树木。
孤帆:孤独的船只。
客舠:客船,指载客的小舟。
兴怀:引发感慨的情绪。
人物:人和事,这里可能指历史人物或时代变迁。
等秋毫:形容差别极小,如同秋天鸟兽的毫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甘露寺的雄伟景色和历史沉思。首句"占断淮南势"展现了寺庙地理位置的重要,仿佛掌控着淮南一带的气势。"西风入鬓毛"则通过秋风的描写,暗示时光的流转和个人的感怀。

"一江流不尽"聚焦在长江上,江水滔滔,象征着历史长河的无尽流淌。"多景最为高"赞美了甘露寺所在的山川壮丽,风景独好。接下来的"斜日迷烟树",夕阳映照在朦胧的树林中,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孤帆送客舠"描绘了船只载着游子离去的场景,寓含离别之情。最后两句"兴怀人物少,今古等秋毫"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认为古今之事在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犹如秋毫之末。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历史的深沉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甘露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深深敬仰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作者介绍
俞桂

俞桂
朝代:宋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猜你喜欢

折桃花

谁家桃树倚西邻,摘下还存树底新。

日暮插头过市上,疏疏数朵颇宜人。

(0)

春兴·其八

孟光久矣掩泉台,海口新阡此再开。

煖色一天霞影入,寒潮万里雪山来。

迢迢支垄何方发,个个曾扬著处猜。

急买松秧三百本,高阴元仗拂云材。

(0)

香烟·其一

谁将金鸭衔侬息,我只磁龟待尔灰。

软度低窗领风影,浓梳高髻绾云堆。

丝游不解黏花落,缕嗅如能惹蝶来。

京贾渐疏包亦尽,空馀红印一梢梅。

(0)

西北·其二

金鞍七宝欹,玉手控青丝。

人马才相得,风云气本奇。

势轻香易堕,样巧影难为。

驰罢雄心在,何曾敛翠眉。

(0)

柬半村先生

乐今竟如此,王郎又若斯。

自羞秦狱鬼,犹是羽林儿。

月白劳人唱,霜空毅魄悲。

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

(0)

观鸬鹚捕鱼二首·其二

一叶波心棹小航,鸬鹚没水觅鱼忙。

舟人拍手相惊笑,衔得鱼来尺许长。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