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感四章·其四》
《春感四章·其四》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苜蓿出西域,遗种无地无。

谁怜径寸草,旧为神马刍。

骏骨繁已朽,蹴者遭枉诛。

盛时为国珍,衰落弃路隅。

(0)
鉴赏

这首诗《春感四章(其四)》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诗中以苜蓿这一植物为切入点,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苜蓿出西域,遗种无地无”描绘了苜蓿这种植物的广泛分布,它源自遥远的西域,如今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的身影。这既是对苜蓿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也暗含着对历史流转、文明传播的感慨。

接着,“谁怜径寸草,旧为神马刍”一句,将苜蓿与古代传说中的“神马”联系起来,神马曾以苜蓿为食,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苜蓿虽小却曾为珍贵之物的怀念。同时,也隐喻了事物价值的相对性,以及历史上的辉煌与今日的平凡之间的反差。

“骏骨繁已朽,蹴者遭枉诛”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骏骨指的是骏马的骨骼,这里借指曾经辉煌的事物或人物。骏骨已经朽去,那些曾经践踏过它们的人却遭受了不公正的惩罚。这不仅是对历史悲剧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现象的批判。

最后,“盛时为国珍,衰落弃路隅”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强调了事物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曾经作为国家珍宝的苜蓿,如今却被人遗忘,被丢弃在路边。这既是对于个人命运无常的感叹,也是对于社会变迁、时代更迭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苜蓿这一看似平凡的植物,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人生、社会的多重思考,语言简洁而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其三

剡竹纫丝杂短长,谁教曲折号宫商。

自从眠处知消息,终日笙歌是道场。

(0)

浣溪沙·其三生朝和昌甫韵

老觉空生易得年。闲居那复问旌旃。

一丘春静自回旋。

翁善于人知美矣,我行于世转乖然。

清词俾寿喜言传。

(0)

月宫春.和吴尉

柳娇花妒燕莺喧。断肠空眼穿。一春风雨夜厌厌。

不闻钟鼓传。香冷曲屏罗帐掩,园林谁与上秋千。

忆得年时凤枕,日高犹醉眠。

(0)

洪山

壁立东南第一峰,问名知是葛仙翁。

丹砂灶逼云头近,玉井泉流海眼通。

六字籀文天篆刻,数间洞室石帡幪。

我来整屐层峦上,无数群峰立下风。

(0)

句·其二

但如王粲赋从军,莫为班姬咏团扇。

(0)

虞美人·其二怀金华九日寄叶丞相

登临自古骚人事。惨栗天涯意。金华峰顶做重阳。

月地千寻风里、万枝香。相君携客相应记。

几处容狂醉。双溪明月乱山青。

飞梦时时犹在、最高亭。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