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山徐廷干,三请谭般若。
未跨浮山门,一时说了也。
更开破天口,塞破太虚空。
潭南湘之北,赵州西院东。
掷下金刚圈,更饶栗棘蓬。
百千万亿个,吞跳无有穷。
幸有当阳险崖句,山僧不敢重下注。
月里麒麟笑揭天,泥牛拔断珊瑚树。
建山徐廷干,三请谭般若。
未跨浮山门,一时说了也。
更开破天口,塞破太虚空。
潭南湘之北,赵州西院东。
掷下金刚圈,更饶栗棘蓬。
百千万亿个,吞跳无有穷。
幸有当阳险崖句,山僧不敢重下注。
月里麒麟笑揭天,泥牛拔断珊瑚树。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慧远的《偈颂一百零二首》中的第八十首。诗中以富有象征和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一位名叫徐廷干的人物三次邀请高僧谭般若传授佛法的情景。"未跨浮山门,一时说了也"暗示佛法深奥,一语中的,难以轻易领悟。接下来的"更开破天口,塞破太虚空"形象地描绘了佛法宏广,能穿透天地间的虚无。
诗人将谭般若的教诲比作"潭南湘之北,赵州西院东",意指其智慧如同湘江之水,源远流长,又如赵州禅师的教诲深入人心。"掷下金刚圈,更饶栗棘蓬"进一步强调佛法的威力,连坚硬的金刚圈也能轻易穿透,更不用说世间的一切障碍。
"百千万亿个,吞跳无有穷"则展现了佛法无穷无尽,能够包容万物。"幸有当阳险崖句,山僧不敢重下注"表达了对佛法高深莫测的敬畏,即使是艰险的挑战,也不敢轻率对待。最后两句"月里麒麟笑揭天,泥牛拔断珊瑚树"运用神话传说,比喻佛法的力量如同月宫神兽般超越凡尘,连坚固的珊瑚树都能被轻易折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传达出佛法的深远与力量,以及修行者对佛法的敬仰和探索精神。
半竿晓日明柳梢,飞沙眯眼东风豪。
之子北归颜色好,黄纸写敕蓝染袍。
只轮轧轧鸣长路,回首高冈隔烟雾。
自怜不及路旁草,却解送君君到处。
近侍传呼到集英,参差宫殿晓霞明。
丹墀日对三千字,云翼风高九万程。
天子临轩应动色,诸生阁笔总销声。
胪传指日承新渥,千佛名经第姓名。
清静僧家亦未如,绿葵红稻饱餐馀。
逢人不喜谈时事,养性惟便读道书。
来往自行三径熟,过从每共四邻疏。
洛安郡里东城下,一簇芳林是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