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快阁送曾日章使安南》
《赋得快阁送曾日章使安南》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朝日丽金闺,赪霞焕彤庭。

拜辞出君门,岁暮万里行。

行指古交州,南云杳冥冥。

骏马向风嘶,翩翩逐行旌。

遥经彭蠡泽,还过西昌城。

杰阁何巍巍,弭节一来登。

章水朝宗去,三山如秣陵。

思忆双龙阙,北望心怦怦。

怀远由圣君,宣德命九卿。

载驰实臣职,岂敢稽王程。

伊昔黄太史,遗祠并南楹。

且复礼前脩,感激慕忠贞。

逝矣慎树立,千春齐鸿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赋得快阁送曾日章使安南》。诗中描绘了送别使臣曾日章前往安南的情景,以及途中经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

首句“朝日丽金闺,赪霞焕彤庭”描绘了清晨金碧辉煌的皇宫景象,红霞映照,美不胜收。接着“拜辞出君门,岁暮万里行”写出了使臣告别皇宫,踏上遥远旅程的场景。

“行指古交州,南云杳冥冥”点明了旅程的目的地——古交州,即今越南北部地区,云雾缭绕,路途遥远。随后“骏马向风嘶,翩翩逐行旌”生动描绘了使臣乘坐骏马,随行旌旗前行的壮观场面。

“遥经彭蠡泽,还过西昌城”描述了途经彭蠡泽(鄱阳湖)和西昌城的景象。接下来“杰阁何巍巍,弭节一来登”则写到了到达快阁后,使臣停下脚步,登高远眺的场景。

“章水朝宗去,三山如秣陵”描绘了章水流向大海,三山仿佛与秣陵相似的景象。“思忆双龙阙,北望心怦怦”表达了对京城的思念之情。“怀远由圣君,宣德命九卿”则说明了此次出使是由圣君的旨意和朝廷的命令。

“载驰实臣职,岂敢稽王程”表明了使臣履行职责的决心,不敢延误行程。“伊昔黄太史,遗祠并南楹”提到了古代的黄太史及其祠庙。“且复礼前脩,感激慕忠贞”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忠诚的向往。“逝矣慎树立,千春齐鸿名”最后以警示和祝愿结束,希望使臣在旅程中谨慎行事,留下千古美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送别时的庄重与深情,也蕴含了对远方旅途的期待与祝福。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呈郭奉议明叔

峤北分携一纪逾,浮梁唯奉数行书。

如何邂逅同萦绊,遂得从容接绪馀。

道旧良多动嚬笑,忘形不觉度居诸。

出门幸且时相顾,更望新篇数起予。

(0)

琅邪三十二咏·其二十一归云洞

石洞何年有,名传事或非。

那知为雨后,却向此中归。

(0)

琅邪三十二咏·其六醉翁亭

醉翁虽已没,遗构在山阿。

不比陶潜石,清时乐自多。

(0)

琅邪三十二咏·其四翠微亭

谢屐低前齿,登临势渐雄。

岚光动衣袂,知在翠微中。

(0)

想庐山三首·其二

访水寻山好已迂,胜游难必果何如。

二林咫尺还淹兴,空读匡庐易览书。

(0)

宿坛石驿六首·其三

归期尚远路程赊,已觉秋林菊渐花。

莫怪临风多北望,琅邪山外寄吾家。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