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信扶舆自有身,三年此日报谁频。
肯无天下寻常计,何止人间八十亲。
朝菌南山惟此母,陈婴虞舜岂他人。
题诗许刻堂前石,萱草花开十万春。
未信扶舆自有身,三年此日报谁频。
肯无天下寻常计,何止人间八十亲。
朝菌南山惟此母,陈婴虞舜岂他人。
题诗许刻堂前石,萱草花开十万春。
这首诗以“寿素庵母”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母亲长寿的祝愿与敬仰。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扶舆”比喻母亲的生命之树,“萱草花开十万春”则寓意母亲长寿如同萱草般繁盛。
首句“未信扶舆自有身”,以“扶舆”象征母亲的生命力量,暗示母亲虽年高却依然充满活力,不轻易相信岁月的侵蚀。接着“三年此日报谁频”,表达了对母亲生日的重视与频繁的思念之情,强调了对母亲的关怀与敬爱。
“肯无天下寻常计,何止人间八十亲”,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赞美母亲不仅在平凡生活中有着非凡的智慧与爱心,更超越了世间对亲情的常规理解,展现出母亲的伟大与独特之处。
“朝菌南山惟此母,陈婴虞舜岂他人”,这里通过类比,将母亲比作南山中的朝菌,虽短暂却充满生机;同时,又将母亲与古代圣贤陈婴、虞舜相提并论,赞扬其品德与智慧的高尚。
最后,“题诗许刻堂前石,萱草花开十万春”,诗人承诺将这首诗刻于堂前的石头上,以纪念母亲的恩德,并以萱草花的盛开象征母亲长寿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通过对母亲形象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与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翠袖馀寒,早添得、铢衣几重。
何须怪、妍华都谢,更为谁容。
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
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泪红。
山雾湿,倚熏笼。
垂叶,鬓酥融。
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
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苹中。
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尊酒空。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
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
浩荡何世。
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
痴心指望回风坠。
扇底相逢,钗头微缀。
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
日下长秋,城乌夜起。
帐庐好在春睡。
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
愔愔雨、春心如腻。
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
何人念、流落无几。
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
视春衫、箧中半在,浥浥酒痕花露。
恨桃李、如风过尽,梦里故人成雾。
临颍美人,秦川公子,晚共何人语。
对人家、花草池台,回首故园咫尺,未成归去。
昨宵听、危弦急管,酒醒不知何处。
飘泊情多,衰迟感易,无限堪怜许。
似尊前眼底,红颜消几寒暑。
年少风流,未谙春事,追与东风赋。
待他年、君老巴山,共君听雨。
丹鹤结青士,玄鹿侍苍官。
寿仙堂下,应伴凫舃戏莱斑。
麟记当年绣绂,燕剪今朝彩胜,淑气逐椒盘。
孕毓阳和粹,独占一春先。
平淮了,勋业盛,傲东山。
中原犹待经略,趣诏凤池还。
更数尧阶五荚,又上华封三祝,千载圣须贤。
即拜玉枝赐,长冠紫宸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