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太守卢玉润还新淦展墓》
《送太守卢玉润还新淦展墓》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古风

蓟门十月多北风,道上垂杨枝已空。

离筵呼酒劝行客,酒杯有尽情无穷。

卢君自是同乡里,况复青云托知己。

选部曾推藻鉴明,朝端共说才华美。

一朝承擢守钱塘,朱幡皂盖生辉光。

布宣德化耐繁剧,抚字黎庶多慈良。

是邦从昔称难治,闾井欣欣乐君至。

数邑豪奢自敛踪,海滨赤子无遗利。

政成九载复朝天,喜得论心向日边。

九重奏绩策书最,万里承恩暂赋还。

匆匆话别临长道,昨日红颜总衰老。

风前雁影去人遥,马上狐裘觉寒早。

南上归舟莫太迟,梅开定是到家时。

乡中故旧欢迎处,应叹昔游今若斯。

归荣昼锦诚堪羡,桑梓情深难久恋。

明年八月候趍朝,五云深处重相见。

(0)
鉴赏

此诗《送太守卢玉润还新淦展墓》为明代金幼孜所作。诗中描绘了卢玉润太守即将离任回乡祭祖的情景,充满了对卢太守政绩与品德的赞美。

首句“蓟门十月多北风”,以北方的寒冷景象开篇,暗示卢太守即将离开任职之地,前往更为寒冷的北方故乡。接着“道上垂杨枝已空”一句,以秋日的萧瑟景象烘托出离别的哀愁氛围。

“离筵呼酒劝行客,酒杯有尽情无穷”两句,生动描绘了卢太守离任前宴会上的场景,表达了对卢太守的不舍之情。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赞扬卢太守的家乡情结和知遇之恩,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与同乡的深厚友谊。

“一朝承擢守钱塘,朱幡皂盖生辉光”两句,赞美卢太守在钱塘的政绩,其治理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布宣德化耐繁剧,抚字黎庶多慈良”则进一步强调了卢太守的仁政与慈爱之心。

“是邦从昔称难治,闾井欣欣乐君至”两句,表达了卢太守治理困难地区的成就,使得当地百姓欢欣鼓舞。“数邑豪奢自敛踪,海滨赤子无遗利”则展示了卢太守在治理过程中对地方风气的改善。

“政成九载复朝天,喜得论心向日边”两句,描述了卢太守政绩卓著,最终得以升迁回到朝廷。“九重奏绩策书最,万里承恩暂赋还”则进一步强调了卢太守的政绩被朝廷认可,并获得了短暂的返乡机会。

最后,“匆匆话别临长道,昨日红颜总衰老”两句,表达了对卢太守离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风前雁影去人遥,马上狐裘觉寒早”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南上归舟莫太迟,梅开定是到家时”两句,鼓励卢太守尽快回家祭祖,表达了对卢太守早日归家的期待。“乡中故旧欢迎处,应叹昔游今若斯”则预想卢太守回到故乡后,将与老友重聚,感叹时光荏苒。

“归荣昼锦诚堪羡,桑梓情深难久恋”两句,表达了对卢太守荣归故里的羡慕之情,同时也点出了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感。“明年八月候趍朝,五云深处重相见”则预示着卢太守将在来年八月再次回到朝廷,与金幼孜重逢。

整首诗通过对卢太守离任回乡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以及其在任职期间的卓越政绩,表达了对卢太守的敬仰与祝福。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酬吕凤子二首·其二

西来长物尽,犹有笔如椽。

嗟我耽诗老,多君以画传。

悟情通奥窔,满目感山川。

已得青松嶂,无家何处悬。

(0)

病中

孱躯深累妇,老病未辞官。

懒与蝇争食,瘦堪蚊作餐?

力难胜蜀锦,衣已破吴纨。

地僻名医少,炎时感岁寒。

(0)

灵谷寺三首·其二

频年伴食意休休,赢得容身土一邱。

叹息期期誇凤邓,前功谁念骨谁收。

(0)

旅菲杂咏二十八首·其二十三

正是江南千里春,中天云净碾朱轮。

郊原百草皆枯槁,火炙烟蒸苦煞人。

(0)

春去后游留园八首·其七

扫苔斜倚夕阳亭,密叶繁枝锁画屏。

还向西南林际望,扑人惟见数峰青。

(0)

老友漱斋归自蜀川,以六十述怀二律见示,步韵答之,即希指政二首·其二

屏居天宝乱离中,劫后残生一藐躬。

甘守清贫珍晚节,羞随颓俗损高风。

疏慵免受亲朋顾,摆脱不羁尔我同。

甲子重新初度届,忻看发黑更颐丰。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