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然大雄鸡,高冠紫沉羽。
星占太史局,树栖丞相府。
知时不失晦,得食曾呼伍。
幸无终夜鸣,须防人起舞。
昂然大雄鸡,高冠紫沉羽。
星占太史局,树栖丞相府。
知时不失晦,得食曾呼伍。
幸无终夜鸣,须防人起舞。
这首诗名为《鸡》,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诗中以雄鸡为描绘对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鸡的特征和象征意义。首句“昂然大雄鸡”描绘了鸡的威武姿态,"高冠紫沉羽"则强调了其鲜艳的羽毛和高贵的气质。接着,诗人将鸡与天文(星占太史局)和政治(树栖丞相府)相联系,赋予其观察天象和守护权力的寓意。
鸡能知时而鸣,象征着报晓和守时,"知时不失晦"表达了这一点。同时,鸡群中的鸣叫也有团队协作之意,如“得食曾呼伍”,暗示着集体行动。然而,诗人也提醒,如果鸡在深夜鸣叫,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警觉,甚至导致不必要的纷扰,“须防人起舞”暗指可能因此引发的动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鸡的形象,寓言般地表达了时间的把握、秩序的维护以及潜在的风险意识,体现了梅尧臣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稀年古来少,何况又逾三。
双瞳炯炯凝碧,白发更盈簪。
刚把残冬留住,先借新春四日,拚醉倚晴酣。
荣悴付定命,艰险任经谙。舞斑衣,沽腊酝,典春衫。
觥筹兄弟交错,同是鬓鬖鬖。
自喜衣冠奕世,未堕诗书如线,此外更何惭。
笑问梅花信,春已到枝南。
子何为耕,瀛洲之曲。
玉山分雨秧苗绿,苍龙为耘虎收谷。
炊烟晨起蒸为云,银河昼洗尘沙昏。
酿成九霞为君寿,何必休粮苦长瘦。
树阴阴,草青青。
人间作苦秋无成,吁嗟归来乎,吾与尔耕。
问秋香都在何许。棠阴暮凉风露。
空圆不费司花巧,玉立幽闲丰度。如欲语。似含诉。
一襟清苦愁千缕。长门夜雨。
更月暗灯昏,水沉烟烬,寂寞琐窗户。
凭谁问,见弃宣和花谱。应为孤高自娱。
升平枕上温柔梦,不到琳宫仙府。仍为汝。
待安排,软金罗幕重遮护。秋霜良苦。
怕清夜无人,天寒翠袖,孤影更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