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摸鱼儿.玉簪》
《摸鱼儿.玉簪》全文
元 / 胡祗遹   形式: 词  词牌: 摸鱼儿

问秋香都在何许。棠阴暮凉风露。

空圆不费司花巧,玉立幽闲丰度。如欲语。似含诉。

一襟清苦愁千缕。长门夜雨。

更月暗灯昏,水沉烟烬,寂寞琐窗户。

凭谁问,见弃宣和花谱。应为孤高自娱。

升平枕上温柔梦,不到琳宫仙府。仍为汝。

待安排,软金罗幕重遮护。秋霜良苦。

怕清夜无人,天寒翠袖,孤影更衰素。

(0)
鉴赏

这首元代胡祗遹的《摸鱼儿·玉簪》是一首抒写秋日怀人之情的词作。词中以“问秋香都在何许”开篇,引出对远方佳人的思念,营造了一种淡淡的离愁氛围。接下来,“棠阴暮凉风露”描绘了傍晚时分,秋意渐浓,凉风带着露水的场景,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

“空圆不费司花巧,玉立幽闲丰度”赞美了玉簪花的自然之美,暗示了女子的高洁品格。随后,“如欲语。似含诉。一襟清苦愁千缕”通过比喻,表达了词人对女子的深深忧虑,想象她可能承受着无尽的愁苦。

“长门夜雨”一句,借用了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居住在长门宫的典故,进一步渲染了女子被遗忘的凄凉境况。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与昏暗,强化了孤独和寂寞的情绪。

词的结尾部分,词人表达了对女子的深情厚意,愿意为她安排保护,希望她能在秋霜之中得到温暖。“秋霜良苦”、“天寒翠袖”等词句,再次强调了环境的严酷和女子的脆弱。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所爱之人的深切关怀和忧虑。

作者介绍

胡祗遹
朝代:元   号:紫山   籍贯:磁州武安(今属河北省)   生辰:zhī yù)(1227—1295

胡祗遹(zhī yù)(1227—1295)字绍闻 ,号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北省)人。于世祖朝历任户部员外郎、右司员外郎、太原路治中、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荆湖北道宣慰副使、济宁路总管及山东、浙西提刑按察使等职,以精明干练著称,所至颇具声誉。胡祗遹后召拜翰林学士,未赴,改任江南浙西按察使,不久以疾辞归。卒,谥文靖。《元史》有传。祗遹学出宋儒,著述较丰,著有诗文集《紫山大全集》,今存二十六卷本。卷八有《黄氏诗卷序》、《优伶赵文益诗序》、《朱氏诗卷序》等文,为研究元曲之珍贵资料。明·朱
猜你喜欢

送金确然归弋阳

昔我云溪居,送子云溪濆。

重来问何时,笑指溪上云。

一别四周星,坐此世故纷。

衰颜两非昔,华发粲可耘。

我缠风树悲,终日无一欣。

子乃水菽忧,尚此奔走勤。

对床语未终,悬知便离分。

霜风吹客袂,别意如丝棼。

子归葛陂上,去路接乡枌。

归梦尚随子,何当叹离群。

(0)

久雨短句呈梦得

身闲书有味,吏傲俗不亲。

小窗据物表,扫尽心眼尘。

令尹垂珠玉,敲门唤行春。

作意向芳物,吾车曾未巾。

愁阴入病骨,鸠妇声亦嗔。

冥冥三日雨,桃李迹已陈。

空馀深枝间,一一青子新。

秾芳殿春晚,犹堪慰佳辰。

酴醾晓妆靓,芍药醉脸匀。

白萼簪袅袅,风卮倒粼粼。

言当呼短舞,抵掌回双颦。

年来得相从,稍觉安沈沦。

岂不挂俗事,察公极清真。

眼中醉乡路,风味良独醇。

流光不容玩,尺璧何足珍。

漓俗益可厌,愿言勤问津。

(0)

君山

苍虬横距沙心泊,蜿蜒跨山矗一角。

松林忽撼洪涛风,雪浪排空奔电雹。

长淮渺渺烟未收,英雄自老江自流。

野人半醉不一语,豁见秋月升山头。

(0)

寄题时氏小飞来三首·其一

依约峰峦似竺乾,崟崎岩洞老云烟。

有时风雨无人夜,疑有猿声到枕边。

(0)

适斋先生续乐天达哉行因继其后诗虽不工聊抒鄙意而已

乐天吾所敬,挂冠方一年。

家事能几何,处置有后先。

始卖南坊园,次卖东郭田。

末乃货其庐,缗钱可三千。

不为子孙计,冀可了目前。

呜呼古之人,未易相比肩。

颜子附郭外,不闻鬻其阡。

渊明松菊径,仲蔚蓬莱间。

阙一尚不可,而况尽弃捐。

先生果何心,达者未必然。

适斋贤主人,归卧甬水边。

家中无留贸,饥食困即眠。

不可学其可,已省区中缘。

嗟哉我何人,爱慕此二贤。

素贫乏常产,晚有屋数椽。

圣君不忍弃,未许车高悬。

月散官中粟,不蓄俸馀钱。

性复喜宾客,日日罗槃筵。

万事不挂眼,尚为诗所缠。

山上列花木,山下疏清泉。

终日自逍遥,濠上乐亦全。

起予者谁欤,三诵达哉篇。

(0)

双林益老养直之后入都见朝贵觅诗

正平有诗孙,苏氏代不乏。

来传大士印,去说宰官法。

霜令方清高,行色待明发。

蚤赋归来篇,莫负碧云合。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