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李节筝,吴郎今有陇西生。
陇山鹦鹉陇头水,散作歌喉窈窕声。
二十年前李节筝,吴郎今有陇西生。
陇山鹦鹉陇头水,散作歌喉窈窕声。
这首诗描绘了在斋中听李生歌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句“二十年前李节筝”,以“二十年前”这一时间跨度,暗示了李生的技艺传承或经历,而“节筝”则点明了他擅长弹奏筝乐。接着,“吴郎今有陇西生”一句,巧妙地将听者身份与演唱者背景相联系,暗示了地域文化的交融。
“陇山鹦鹉陇头水,散作歌喉窈窕声”是全诗的核心描绘,通过比喻和想象,将李生的歌声比作陇山鹦鹉在陇头水边的啼鸣,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里不仅赞美了李生歌声的美妙,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音乐与自然景象的融合,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共鸣的艺术氛围,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追求。
偶来古润峰头行,峰头杰阁凌空横。
帻压圆天若个笠,循檐万国如轻萍。
分昏割晓泰华耸,冲淮突汉黄河清。
浮玉仙坛剑气赤,紫金佛域龙珠明。
归墟宏泄碧海立,大江直下银潢倾。
杨子渡头帆脚正,瞿塘峡口雷霆鸣。
玄鬣长鲸舞北极,朱翎健鸟翔南溟。
龟台霜寒月皎皎,桃都露湿花冥冥。
狠石曾知已化土,瓮城始信空留名。
英雄纷纷何足数,天语察察当心铭。
张骞乘槎实可意,竖亥按步徒劳形。
伸手便堪扶日毂,脱尘底用登蓬瀛。
六气入口凡骨换,回眸一笑清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