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劳载酒,何以忽联骖。
旅泊啼乌树,舟冲落雁潭。
梅先思岭外,桂似恋淮南。
豫恐销魂别,偏宜待半酣。
出城劳载酒,何以忽联骖。
旅泊啼乌树,舟冲落雁潭。
梅先思岭外,桂似恋淮南。
豫恐销魂别,偏宜待半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愁绪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出城劳载酒”,开篇即点明了饯行的主题——以酒相送,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深厚情谊。接着,“何以忽联骖”一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旅泊啼乌树,舟冲落雁潭”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离别的情绪融入自然景色之中。啼乌树上乌鸦的哀鸣,落雁潭中孤雁的飘零,都象征着离别的伤感。通过这些景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忧伤。
“梅先思岭外,桂似恋淮南”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梅花和桂花以情感,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梅花似乎在思念远方的岭外,桂花仿佛在留恋淮南的土地,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长久。
最后,“豫恐销魂别,偏宜待半酣”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离别之际,能以微醺的状态,让情感得以释放,同时也暗示了离别之痛难以避免,只能以酒来暂时缓解。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与感慨。
当年踏遍吴门路,十日寻君不知处。
年来踪迹虽相闻,邻人又道移家去。
阊阖城中多路岐,异乡客子那能知。
东寻西访竟不得,惟有残月相追随。
几回欲向朱门问,知君不与朱门近。
欲向红尘问故人,知君寄迹非红尘。
行尽朱门兼白屋,夜深空作穷途哭。
出城昏黑迷归舟,满天风露江干宿。
流黄机上鸳鸯锦,明灭疏灯照孤枕。
空闺冷月自娟娟,绝塞金风何凛凛。
起视明河漏已残,沙场遥望路漫漫。
罗帏锦帐人何在,毳幕毡裘地更寒。
手剔残灯取刀尺,制得征衣寄征客。
去年寄去无回音,此日无由识宽窄。
宽窄如今未可知,几回欲剪又迟疑。
金刀未下肠先断,弱线初缝泪自垂。
泪垂点点俱成血,污在征衣不能灭。
殷勤为拭衣上痕,恐令孤客添愁绝。
掩泪裁衣远寄将,妾身不及此衣裳。
衣裳犹得亲君体,贱妾空居天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