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歌子·其二》
《渔歌子·其二》全文
唐 / 李珣   形式: 词  词牌: 渔歌子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0)
翻译
秋天的荻花盛开在潇湘之夜,橘洲的美景如画卷般展现。
在碧绿的烟雾和明亮的月光下,小舟垂钓刚刚结束。
水乡的生活,以船为家,以蓬草为屋,日常饮食是鱼羹和稻米。
杯中斟满了酒,书架上堆满了书,我不把名利挂在心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荻花秋,潇湘夜”,便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瑟的秋夜景象,其中“荻花”常与水边环境相连,“潇湘”则是古代对湖南一带的称呼,这里不仅描绘了一种自然美景,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域。紧接着,“橘洲佳景如屏画”,则将这种田园生活比作精美的山水画,显示出诗人对于周遭自然环境的赞赏和享受。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几句,继续展现了诗人的夜航生活。这里的“碧烟”是对水面上升起的一层薄雾或轻霭的描写,而“明月”则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柔和之色。小艇在这样的环境中缓缓行驶,投下渔网后的诗人正享受着劳作后的片刻安闲。

而“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满足。在这里,“水为乡”意味着诗人将这片湖泊当成了自己的家园,而“蓬作舍”则是对自己居所的一种质朴而和谐的描绘。至于饮食,诗人也表示了对于简单食物的满足,这里的“鱼羹稻饭”正是田园生活中最为平常却又充满诗意的食物。

末尾,“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诗人在这里表明,即便是在隐逸的生活中,他也享受着自己的文学爱好(“书满架”),同时对于外界的功名利禄却持一种淡然的态度。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世俗束缚的一种逃避与超越。

作者介绍

李珣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杀虎行

握折刀,挥缺斧,山伧三五能杀虎。

爪牙犀利皮斑斓,乳虎之怒良可干。

南山日夕羊牛下,牧笛孤吹行路难。

(0)

七益诗·其二吴纂修晚亭

黄鹄翩然飞,六翮自脩整。

秋风振广漠,江湖乐清迥。

龙仪格精妙,象纬穷彪炳。

自结耨野知,端殊扫门请。

金闺籍晚通,兰台笔新秉。

云蒸示鸿业,川竭昭深警。

下风邈焉承,裴回独引领。

(0)

独游

孤鹤寄天地,旷然江海心。

偶游碧云影,遂入青岚深。

所得憺已足,此身閒至今。

君听幽涧水,不作陇头音。

(0)

闻雁

白月转庭树,清霜下井干。

一声哀雁起,千里大江寒。

凄听宁偏入,离忧自万端。

乾坤吾与汝,前路共漫漫。

(0)

登泰山作

日月分两丸,天地非完璞。

夜半古岱宗,浑沌独未凿。

云翻雾卷不可解,滚滚腾腾白如海。

层岩断壑沈欲尽,长松老栝皆安在。

蒿蓬飒然振,髣髴出神鬼。

客子当斯时,莫不股栗心震骇。

须臾日出扶桑东,玲珑万象开秋空。

一峰摇海色,众木号天风。

何处苍蝇之声来细微,乃彼鼍钟霜晓怒吼孤城中。

陟日观,眺云亭,之罘晓色何青青。

金泥玉检应替零,龙游翠葆都杳冥。

丰功盛德遍勒铭,谁能剥苔披藓读且听。

日向曛,客未去。

不见蓬莱之水清浅或可渡,片云飞落苍梧处。

(0)

野草中得五铢钱

岂有光芒异,犹怜轮廓坚。

蚀深斑色古,渍少篆文全。

弃掷灵何在,摩挲臭尚传。

和亲娄敬策,输纳想当年。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