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泰山作》
《登泰山作》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古风

日月分两丸,天地非完璞。

夜半古岱宗,浑沌独未凿。

云翻雾卷不可解,滚滚腾腾白如海。

层岩断壑沈欲尽,长松老栝皆安在。

蒿蓬飒然振,髣髴出神鬼。

客子当斯时,莫不股栗心震骇。

须臾日出扶桑东,玲珑万象开秋空。

一峰摇海色,众木号天风。

何处苍蝇之声来细微,乃彼鼍钟霜晓怒吼孤城中。

陟日观,眺云亭,之罘晓色何青青。

金泥玉检应替零,龙游翠葆都杳冥。

丰功盛德遍勒铭,谁能剥苔披藓读且听。

日向曛,客未去。

不见蓬莱之水清浅或可渡,片云飞落苍梧处。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象与复杂情感。诗人以日月、天地起笔,将自然界的宏大与宇宙的深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于日常的哲学思考。接着,通过“夜半古岱宗,浑沌独未凿”一句,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交织,营造出一种原始混沌之美。

“云翻雾卷不可解,滚滚腾腾白如海”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间景象,仿佛大海一般浩瀚无垠,充满了神秘与未知。而“层岩断壑沈欲尽,长松老栝皆安在”则展示了山石的险峻与松树的坚韧,形成了一种自然与生命的对话。

“蒿蓬飒然振,髣髴出神鬼”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微小变化,暗示了山中可能存在的超自然力量,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接下来,“客子当斯时,莫不股栗心震骇”表达了人在面对大自然伟力时的渺小与敬畏之情。

随着“须臾日出扶桑东,玲珑万象开秋空”两句,诗人描绘了日出的壮丽景象,万物在阳光下焕发出新的生机,象征着希望与新生。随后的“一峰摇海色,众木号天风”则进一步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壮观。

“何处苍蝇之声来细微,乃彼鼍钟霜晓怒吼孤城中”一句,通过细微的声音与宏大的声响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最后,“陟日观,眺云亭,之罘晓色何青青”描绘了登山观日的壮丽景色,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泰山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哲理与情感交融的特点。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早发阜城

霜薄晓寒轻,挥鞭出阜城。

金吾收后队,骠骑布前营。

夹道天香散,连村火炬明。

尘沙随处起,奈此朔风行。

(0)

还家舟中口号

人语荒村晚,船行逆水风。

平芜鸥外绿,落日雁边红。

奔走生涯拙,欢娱往事空。

故园看渐近,乔木有无中。

(0)

石村除夕

衰病身为累,穷愁岁又除。

枕戈邻境静,卜宅远村居。

海舶追编户,山田责簿书。

应门儿不暇,休问过庭疏。

(0)

过陆清臣别业

水田刚数亩,种菱兼种藕。

一方新筑水田中,四窗俱受藕花风。

古藤为杖竹为榻,起看青山卧看月。

田间晨夕不闭关,酒人自来还自还。

(0)

修真老人

山中老人鹿豕居,不学训诂身通儒。

窖里茱萸酒常满,门外筼筜竹万馀。

盘桓素履幽人吉,清净每寻开士说。

也知大道尔辈能,叩君一授长生诀。

(0)

赠写真孙木峰

洞庭客子天边来,木峰访我读书台。

平生百念尽销歇,惟有好画心未灰。

长松高卧南风清,幅巾氅服神思宁。

呼毫为写麋鹿相,儿童不识惊仙灵。

殷勤相送石溪渚,长揖分携无一语。

但索狂吟满意归,宁计黄金漫相许。

依然挽袂酌一斗,山月已照棠陵口。

重开画影笑相看,尽讶三人同酌酒。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