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病身为累,穷愁岁又除。
枕戈邻境静,卜宅远村居。
海舶追编户,山田责簿书。
应门儿不暇,休问过庭疏。
衰病身为累,穷愁岁又除。
枕戈邻境静,卜宅远村居。
海舶追编户,山田责簿书。
应门儿不暇,休问过庭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蓝仁在元末明初时期,身处石村除夕时的个人心境与生活状态。通过“衰病身为累,穷愁岁又除”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因年老多病、生活困顿而产生的沉重感。岁月更迭,不仅没有带来解脱,反而加深了内心的痛苦。
“枕戈邻境静,卜宅远村居”则透露出诗人生活的环境与心态。虽然身处边境,但似乎因为某种原因,邻近的环境相对宁静。选择居住在偏远的乡村,或许是为了逃避纷扰,寻求心灵的一片净土。这种选择反映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妥协。
“海舶追编户,山田责簿书”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社会身份和职责。作为编户之一,他可能需要承担海上贸易的义务;同时,作为山田的管理者,他还要处理繁杂的文书工作。这两句展现了诗人作为社会成员所承担的责任与压力。
最后,“应门儿不暇,休问过庭疏”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事务的忙碌无暇以及对子女教育的疏忽。这既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感慨,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承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场景的展现,深刻反映了诗人面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困境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