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信今年早,花飞满禁城。
闭庐寒有梦,入夜静无声。
飘瓦铺霜洁,临窗疑月明。
谁怜袁处士,门迹绝人行。
梅信今年早,花飞满禁城。
闭庐寒有梦,入夜静无声。
飘瓦铺霜洁,临窗疑月明。
谁怜袁处士,门迹绝人行。
这首诗《雪》由清代诗人敦敏所作,描绘了冬日雪景的静谧与纯净之美。
首句“梅信今年早”,以梅花作为报春使者,暗示着今年的春天来得较早,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清新脱俗的基调。接着,“花飞满禁城”一句,将视线从梅花转向了雪花,形象地描绘了雪花漫天飞舞的景象,充满了动态美。
“闭庐寒有梦,入夜静无声”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夜晚雪景的宁静与祥和。在封闭的屋舍中,即使外面寒风凛冽,内心却因梦境而温暖;夜深人静之时,连雪花落地的声音都听不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飘瓦铺霜洁,临窗疑月明”则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洁白与明亮。雪花覆盖在瓦片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洁白的霜,而透过窗户望去,雪光映照之下,让人误以为是月光洒落,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最后,“谁怜袁处士,门迹绝人行”以袁处士(即袁中郎)为例,表达了对隐居者孤独生活的同情与感慨。在大雪封门、人迹罕至的情况下,袁处士的居所显得格外孤寂,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冬季特有的静谧与纯净,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