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从来峙此矶,惊涛欲撼石崔巍。
长江自昔称天堑,一水于今壮帝畿。
云锁蛟螭澜自倒,山蟠龙虎脉相依。
上流形势操全胜,隔岸休传羽檄飞。
天地从来峙此矶,惊涛欲撼石崔巍。
长江自昔称天堑,一水于今壮帝畿。
云锁蛟螭澜自倒,山蟠龙虎脉相依。
上流形势操全胜,隔岸休传羽檄飞。
这首诗描绘了燕子矶的壮丽景色与险峻地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天地从来峙此矶,惊涛欲撼石崔巍”以磅礴之势开篇,将燕子矶置于天地之间,惊涛拍岸,似乎要撼动那高耸的岩石,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势。
颔联“长江自昔称天堑,一水于今壮帝畿”转而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燕子矶,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如今这里更是壮丽的帝王都城的象征,体现了燕子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颈联“云锁蛟螭澜自倒,山蟠龙虎脉相依”进一步描绘了燕子矶周围的自然景观,云雾缭绕,仿佛蛟龙与螭蛇在水中倒影,山脉蜿蜒,如同龙虎相依,生动地展现了燕子矶的地理特征和自然之美。
尾联“上流形势操全胜,隔岸休传羽檄飞”则表达了对燕子矶战略位置的赞赏,暗示其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轻易传报战事,体现了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燕子矶的雄伟壮观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楼居结遐想,高超世人群。
冥栖寄寥廓,心远遥天云。
举目见归鸟,夕岚浮氤氲。
清晖旷无际,揽之不盈分。
缅怀沈蛟井,金绳閟苔纹。
灵贶亘千古,英声耀前闻。
以言岐黄秘,稽首长桑君。
毋令上池水,独涴灵台焚。
昭潭古名邦,山水佳有馀。
昔贤考槃地,乔木蔚扶疏。
微径入崖谷,绿云蔽斋庐。
圣哲俨在席,林光动簪裾。
似闻丝竹音,松风响笙竽。
童子数十人,弦琴咏诗书。
王化大无外,遐荒文教敷。
回潭静无波,中有双鲤鱼。
灿灿黄金鳞,炯炯骊龙珠。
三年蓄云雷,一日翔天衢。
努力富德业,怀哉君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