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片雨过林塘,对月还疑在故乡。
灏气平分清夜永,微云不动碧天长。
持杯且共寒蟾醉,捣药何劳白兔忙。
云谷故人忘世者,当年同见海生桑。
西风片雨过林塘,对月还疑在故乡。
灏气平分清夜永,微云不动碧天长。
持杯且共寒蟾醉,捣药何劳白兔忙。
云谷故人忘世者,当年同见海生桑。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中秋对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首句“西风片雨过林塘”,通过“西风”和“片雨”形象地刻画出秋夜的凉意和雨后的清新,仿佛能感受到林塘边的湿润气息。接着,“对月还疑在故乡”,诗人借月光表达思乡之情,即使身处他乡,对月之时仍心系故土。
“灏气平分清夜永,微云不动碧天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中秋夜晚的开阔与宁静,浩渺的夜气与静止的微云共同构成一幅宁静的天穹画卷,让人感到时间仿佛停滞,夜色格外漫长。“持杯且共寒蟾醉”,诗人举杯邀月,与冷月共饮,流露出孤独而超然的心境,同时暗寓着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最后,“捣药何劳白兔忙”,诗人借用嫦娥捣药的典故,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对友人“云谷故人”的怀念,他们都是忘却尘世之人,如同当年一起见证海边桑树生长的岁月,那份友情历久弥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中秋之夜的独特感受和对故人的深深思念。
万方仪态天风生,素女始教轩皇兵。
长兵戈矛短兵剑,剑花夜发芙蓉燄。
越王铸剑光满池,天遣素女为之师。
亡吴霸越赖有此,世人但道有西子。
南风烈烈扬胡尘,雌雄剑化延平津。
可怜歌舞太平日,卧薪尝胆今无人。
我来吊古越台下,眼中突兀扶风马。
苦将古事作今图,宝剑非真美人假。
下穷九地上九天,转劫将逢龙汉年。
且寻南岳夫人去,唤起千秋女剑仙。
秋风吹冷松江水,谢览兰芳仍竟体。
晴窗搦笔写秋英,芳心不向霜前死。
眼中九畹无閒田,突兀拳石安花间。
花幽石瘦各自媚,风茎露叶何娟娟?
北平今日谁飞将,一枕幽香酣玉帐。
借花陶写英雄心,岂特离骚当梵唱?
梦破中原夕照红,幽兰开落荒山中。
莫教无土孤根露,花里残经写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