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谋元帅,东南出隽儒。
上前曾借箸,阃外复投壶。
见器同安国,忧边得亚夫。
如何溯黄壤,不及播洪炉。
西北谋元帅,东南出隽儒。
上前曾借箸,阃外复投壶。
见器同安国,忧边得亚夫。
如何溯黄壤,不及播洪炉。
这首挽词以“西北谋元帅,东南出隽儒”开篇,巧妙地将逝者与他的卓越才能和深远影响相联系,暗示了他在国家军事和文治上的重要角色。接着,“上前曾借箸,阃外复投壶”,通过“借箸”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逝者在朝廷上的智谋贡献,而“投壶”则展现了他在地方治理中的风度与能力。
“见器同安国,忧边得亚夫”两句,进一步赞扬逝者的政治才能与军事智慧,将其比作历史上的名臣周亚夫和安国,强调了他在国家安危方面的关键作用。然而,“如何溯黄壤,不及播洪炉”则表达了对逝者早逝的遗憾,以及对其未及施展更大抱负的惋惜之情,充满了深沉的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简练概括和高度评价,既展现了其在国家治理和军事战略上的卓越成就,也表达了对其早逝的深切哀悼和对其未竟事业的惋惜之情,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悼念之作。
君不见爱欲贪淫诸佛母,诸佛世尊贪欲儿。
从来菩提为我匠,今使我为众匠师。
昔日千端外求佛,佛在衣中今始知。
无量痴心本是道,三毒四倒不思议。
虚妄行慈悯众苦,不知众苦是慈悲。
嗔恚无明最微妙,世间智者不能思。
昔日辛勤学知见,不知知见自无知。
四趣三涂悉非有,三障三脱不分离。
行路难,路难无有俱并忘。
了知烦恼无生相,即是如来坐道场。
君不见烦恼茫然非是一,虽复非一亦非多。
若能照知其本际,即是真身卢舍那。
入于微尘亦无碍,无碍体寂遍娑婆。
凡圣两途非二处,生死涅盘常共和。
虽复强立名和字,只个爱痴真佛陀。
般若深空智非智,以无心意制众魔。
馀既诚心学此术,聊抽拙抱作斯歌。
行路难,路难心性实极宽。
贪欲本来常寂灭,智者于此可盘桓。